[发明专利]一种蛋白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6058.6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9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吴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越 |
主分类号: | A23C9/16 | 分类号: | A23C9/16;A23C9/156;A23C9/152;A23C9/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薛飞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白 代餐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蛋白代餐粉,其特征在于,以下原料按照质量份数组成:大豆蛋白粉41.3~44.2份、速溶脱脂乳粉27.6~29.4份、抗性糊精14.5~15.8份、圆苞车前子壳2.4~3.7份、菊粉2.3~3.4份、草莓味香精1.2~2.3份、七水硫酸镁1.4~1.8份、水苏糖0.6~1.3份、左旋肉碱0.7~1.2份、大豆磷脂0.8~1.4份、L-抗坏血酸0.1~0.3份、葡萄糖酸亚铁(含量11%) 0.1~ 0.2份、茶多酚0.05~0.10份、葡萄糖酸(含量13%)0.04~0.07份、dl-α-醋酸生育酚0.02~0.03份、烟酸0.018~0.027份、泛酸0.003~0.005份、盐酸吡哆醇0.001~0.002份、维生素B1 0.001~0.002份、维生素B2 0.001~0.00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白代餐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照质量份数组成:大豆蛋白粉43.0份、速溶脱脂乳粉28.9份、抗性糊精15份、圆苞车前子壳3份、菊粉3份、草莓味香精2份、七水硫酸镁1.6份、水苏糖1份、左旋肉碱1份、大豆磷脂1份、L-抗坏血酸0.2份、葡萄糖酸亚铁0.1份、茶多酚0.08份、葡萄糖酸0.06份、dl-α-醋酸生育酚0.03份、烟酸0.022份、泛酸0.004份、盐酸吡哆醇0.002份、维生素B1 0.001份、维生素B2 0.00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蛋白代餐粉,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比例的代餐粉优选25克每袋的包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蛋白代餐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大豆蛋白粉、抗性糊精、圆苞车前子壳粉预混合后,在预混合粉末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后,对混合物进行剪切乳化;
S2、乳化后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混合蛋白粉;
S3、然后菊芋通过整粒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菊粉,将菊粉、混合蛋白粉、速溶脱脂乳粉在混合机内混合10分钟得到主料蛋白粉;
S4、主料蛋白粉再与草莓味香精、七水硫酸镁、水苏糖、左旋肉碱、大豆磷脂、L-抗坏血酸、葡萄糖酸亚铁、茶多酚、葡萄糖酸、dl-α-醋酸生育酚、烟酸、泛酸、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1、维生素B2混合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蛋白代餐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合粉末与所述水的比例为:每1kg所述预混合粉末加入0.8~0.9L的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蛋白代餐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苞车前子壳粉的粒度的目数不大于80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蛋白代餐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剪切乳化,分散乳化机的转速控制为8000~10000rmp;步骤S2中所述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50~180℃,排风温度90~10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蛋白代餐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苞车前子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圆苞车前子壳加水浸泡,水的体积为圆苞车前子壳体积的3~5倍,浸泡时间为3h~5h;
然后进行乳化磨浆处理,离心分离后所得沉淀加水进行二道乳化磨浆,所述乳化磨浆及二道乳化磨浆,圆苞车前子壳或所述沉淀与水的质量比为1:2~1:4;
再次离心分离后上清与第一次离心分离所得上清混合后加热,冷却后进行均质,所述均质,条件为15MPa~35MPa;
均质后的混合物过滤,滤液浓缩后进行灭菌,喷雾干燥即得到圆苞车前子壳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蛋白代餐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分离,条件为20℃~30℃,转速为4000rpm~6000rpm,离心时间为10min~20min;
所述加热,条件为75℃~90℃,加热后保温0.5h~1.5h;
所述浓缩采用蒸发浓缩,温度为50℃~90℃,浓缩后所得浆料固含量为20%~25%;
所述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条件为103.43kPa,121.3℃,15min~20min;
所述喷雾干燥,条件为:进料口温度165℃~180℃,出料口温度70℃~75℃,压力为0.08MPa~0.12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越,未经吴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605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