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合屋盖的组合支承体系和建筑物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4775.5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0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樊钦鑫;贾雨萌;徐瑞;杨超杰;裴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国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16 | 分类号: | E04B7/16;E04B1/342;E04C3/02;E04C3/04;E04C3/11;E04B1/98;E04H9/02;E04H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维诗律师事务所 11393 | 代理人: | 李翔;徐永浩 |
地址: | 1001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合屋盖 组合 支承 体系 建筑物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开合屋盖的组合支承体系和建筑物,其中,所述组合支承体系(100)包括用于支撑开合屋盖(200)的轨道梁的轨道框架(110)和设置在所述轨道框架(110)外围的落地桁架(120),所述轨道框架(110)与所述落地桁架(120)通过钢结构连接,使得所述轨道框架(110)通过所述钢结构向所述落地桁架(120)传递载荷。轨道框架可以承受开合屋盖的竖向载荷,减小开合屋盖的轨道梁的挠度,增加抗侧刚度;落地桁架能够承受地震、风载荷等水平作用,并且能够通过钢结构承受轨道框架传递的水平载荷,使得本申请的组合支承体系形成多重抗侧力结构体系,为开合屋盖提供稳固的支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开合屋盖的组合支承体系和建筑物。
背景技术
在体育类建筑中,开合屋盖因其改善的观看调节和舒适性,近年来在体育场馆建筑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保证开合屋盖在全生命周期内施工及运营阶段安全可靠,需要确保开合屋盖的下部支承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混凝土结构作为下部支承,但对于各种标新立异的造型设计,可能无法满足造型要求。
因此,如何为开合屋盖提供足够的支承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开合屋盖的组合支承体系,该组合支承体系能够为开合屋盖提供稳固的支承。
根据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开合屋盖的组合支承体系,其中,所述组合支承体系包括用于支撑开合屋盖的轨道梁的轨道框架和设置在所述轨道框架外围的落地桁架,所述轨道框架与所述落地桁架通过钢结构连接,使得所述轨道框架通过所述钢结构向所述落地桁架传递载荷。
可选的,所述轨道框架包括格构柱和通过所述格构柱支撑的钢桁架,所述钢结构连接所述钢桁架与所述落地桁架。
可选的,所述钢桁架具有箱型截面。
可选的,所述落地桁架包括围绕所述轨道框架设置的多个拱桁架和连接多个所述拱桁架的环桁架,所述环桁架通过所述钢结构连接所述轨道框架。
可选的,所述钢结构包括与所述轨道框架连接的环向桁架和连接所述环向桁架与所述环桁架的放射状延伸的连接桁架。
可选的,所述轨道框架围成矩形框架,所述环向桁架在所述矩形框架的角部与所述矩形框架连接。
可选的,所述轨道框架还通过交叉桁架与所述环向框架连接。
可选的,所述环向框架下方支撑有框架柱。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建筑物,其中,所述建筑物包括本申请的开合屋盖的组合支承体系和开合屋盖,所述开合屋盖的轨道梁支撑于所述轨道框架。
可选的,所述建筑物为体育馆。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轨道框架可以承受开合屋盖的竖向载荷,减小开合屋盖的轨道梁的挠度,增加抗侧刚度;落地桁架能够承受地震、风载荷等水平作用,并且能够通过钢结构承受轨道框架传递的水平载荷,使得本申请的组合支承体系形成多重抗侧力结构体系,为开合屋盖提供稳固的支承。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建筑物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开合屋盖和组合支承体系的示意图;
图3为主要显示图2中轨道框架和落地桁架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图2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国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国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47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