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棒材尾钢长度优化控制装置及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7128.1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9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罗扣;闫志文;陈虎明;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B21B38/00;B21B15/00;B21B1/18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茹牡花 |
地址: | 04603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棒材尾钢 长度 优化 控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高速棒材尾钢长度优化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粗钢轧机(1)、第二粗钢轧机(3)、精轧末架轧机(4)、倍尺剪前热检仪(5)、飞剪前夹送辊(6)、倍尺飞剪(7)、尾钢校对热检仪(8)、第一夹送制动辊(9)和第二夹送制动辊(10),所述第一粗钢轧机(1)、第二粗钢轧机(3)、精轧末架轧机(4)、倍尺剪前热检仪(5)、飞剪前夹送辊(6)、倍尺飞剪(7)从左向右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夹送制动辊(9)和第二夹送制动辊(10)设置在倍尺飞剪(7)的右侧,所述尾钢校对热检仪(8)设置在倍尺飞剪(7)和第一夹送制动辊(9)之间,还包括尾钢热检仪(2)和控制系统,所述尾钢热检仪(2)设置在第一粗钢轧机(1)和第二粗钢轧机(3)之间;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模块(11)和高速计数模块(12),所述尾钢热检仪(2)、倍尺剪前热检仪(5)和尾钢校对热检仪(8)的输出端与高速计数模块(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速计数模块(12)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1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1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粗钢轧机(1)、第二粗钢轧机(3)、精轧末架轧机(4)、飞剪前夹送辊(6)、倍尺飞剪(7)、第一夹送制动辊(9)和第二夹送制动辊(10)的输入端连接;
其特征在于:使用高速棒材尾钢长度控制装置进行的高速棒材尾钢长度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测定尾钢热检仪至倍尺剪前热检仪之间的轧件长度:
测量倍尺飞剪(7)到尾钢校对热检仪(8)之间的距离L5和轧件通过L5所用的时间t1,计算得出轧件的实际移动速度v=L5/t1;
轧件通过尾钢热检仪(2)信号消失时开始计时,直到倍尺剪前热检仪(5)的信号消失时结束计时,测量得到轧件经过尾钢热检仪(2)至倍尺剪前热检仪(5)的移动时间t2,根据秒流量相等的原则,计算得出尾钢热检仪(2)至倍尺剪前热检仪(5)之间的轧件长度L1=v×t2;
2)计算得到轧件的总长度L:
测量倍尺飞剪(7)的开关接收到信号到尾钢热检仪(2)信号消失所用的时间t3,计算出轧件尾部脱离尾钢热检仪(2)时的轧件头部通过倍尺飞剪(7)的长度L6=v×t3,进而得出该轧件的总长度L=L1+L2+L3+L6,其中L2为倍尺剪前热检仪至飞剪前夹送辊之间的距离,L3为飞剪前夹送辊至倍尺飞剪之间的距离;
3)确定倍尺长度lb:
生产9m轧件制品时,倍尺长度取lb=99m,生产12m轧件制品时,倍尺长度取lb=96m;
4)确定定尺长度ld:
生产9m轧件制品时,定尺长度取ld=18m,生产12m轧件制品时,定尺长度取ld=12m;
5)确定最小尾钢长度Lmin:
最小尾钢长度Lmin=L2+L3且Lmin<lb,根据轧制设备要求确定;
6)计算得到实际尾钢长度lw:
轧件要进行的剪切次数N=INT(L/Lb),即L/Lb的商取整;
则实际尾钢长度lw=L-lb×N;
7)确定尾钢优化条件:
若实际尾钢长度lw>lmin,则优化过程结束,若实际尾钢长度lw≤lmin,则执行尾钢优化剪切程序:
从可优化倍尺支数N1支倍尺中减去优化定尺长度ld;
其中:N1=INT(lb/ld),即lb/ld的商取整;
8)确定实际优化支数N2:
N2=INT[(lmin-lw)/ld],即(lmin-lw)/ld的商取整;
9)计算得到优化后的尾钢长度lfin;
lfin=ld×N2+l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71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