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4448.1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强;陶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肝脏病医院);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16 | 分类号: | C12Q1/6816;C12N15/11;C12N15/10;G01N21/64;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陈嘉雯 |
地址: | 51063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荧光和比色可视化的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维材料和探针DNA;
所述二维材料为可吸附所述探针DNA的二维材料,或所述二维材料可作为基底合成二维材料-金属纳米粒子复合物用于催化比色检测;
所述探针DNA可与疾病相关的目的基因互补配对;
所述探针DNA与所述目的基因互补配对的结合力大于所述探针DNA与所述二维材料的结合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材料为吸附所述探针DNA的二维材料时,所述二维材料选自二硫化钼纳米片、二硫化钨纳米片、二维共价有机框架、石墨烯、六角形氮化硼、黑磷、二维氧化锌和Mxene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DNA用于制备金属簇探针;
所述金属簇探针的荧光金属簇选自银纳米簇、金纳米簇、铂纳米簇、铜纳米簇、金银纳米簇和铂银纳米簇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荧光增强DNA;所述荧光增强DNA与所述目的基因的一部分DNA形成互补配对;使得所述荧光增强DNA、所述探针DNA与所述目的基因互补配对形成杂交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DNA具有如SEQ ID No:1、SEQ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核苷酸序列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荧光增强DNA具有如SEQ IDNo:4所示核苷酸序列或具有如SEQ ID No:5所示核苷酸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材料作为基底合成二维材料-金属纳米粒子复合物用于催化比色检测时,所述金属纳米粒子选自铂纳米粒子、钯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铜纳米粒子、钯铂纳米粒子、铂金纳米粒子、铂银纳米粒子、铂铜纳米粒子、银铜纳米粒子、金钯铂纳米粒子和金银铂纳米粒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7.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簇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探针DNA、可溶性金属盐溶液和还原剂混合反应,制得金属簇探针。
8.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材料-金属纳米粒子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二维材料、可溶性金属盐溶液和还原剂混合反应,制得二维材料-金属纳米粒子复合物。
9.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探针或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纳米探针在制备检测疾病相关的目的基因产品中的应用。
10.一种检测疾病相关目的基因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探针或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纳米探针、还原剂、金属盐溶液、H2O2、显色剂和缓冲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肝脏病医院);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肝脏病医院);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44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转角加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自主识别的无人机精准降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