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质谱技术的核酸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8761.6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5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郑宁宁;俞晓峰;李锐;吕聪;李艳晓;卓王涛;韩双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16 | 分类号: | C12Q1/6816;G01N27/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技术 核酸 检测 方法 | ||
1.基于质谱技术的核酸检测方法,所述基于质谱技术的核酸检测方法为:
根据待测核酸设计对应的核酸探针;
使用金属离子标记所述核酸探针;
标记有金属离子的核酸探针进入细胞内,与细胞内的待测核酸片段杂交;
使用质谱技术检测单细胞,获得细胞中金属离子的含量,得到待测核酸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质谱技术的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标记所述核酸探针的方式为:
在交联剂的作用下,金属离子和金属螯合剂集合;对核酸探针进行巯基修饰;
在缓冲液作用下,结合了金属螯合剂的金属离子与巯基修饰后的核酸探针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质谱技术的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的获得方式为:
获得血样,分离后选取外周血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
对细胞进行固定,细胞保持完整形态;
对细胞进行通透,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质谱技术的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的获得方式还包括:
通透后的细胞中加入封闭剂,之后去除封闭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质谱技术的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核酸探针和待测核酸片段的杂交方式为:
在杂交缓冲液作用下,标记金属离子的核酸探针与待测核酸片段杂交;
使用包含柠檬酸钠的缓冲液洗涤杂交后的细胞,去除非特异性杂交,之后使用PBS重悬细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质谱技术的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单细胞的质谱检测中,离子化单细胞的具体方式为:
马达转动,转换模块将马达的转动转换为滑动件的直线移动;
将所述滑动件的直线移动转换为转换件的竖直移动,从而带动与所述转换件连接的承载件沿着多个导向件竖直移动,设置在所述承载件上的承载单元随着所述承载件竖直移动;炬管竖直地设置在所述承载单元上,线圈固定在所述承载单元上,并与所述炬管保持相对静止;
在水平方向上二维调节所述承载单元的位置,所述承载单元设置在二维调节单元上,所述二维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承载件上;
细胞逐个进入所述炬管内,通过所述线圈激发成等离子体,从而形成离子;
所述离子穿过采样锥后进入质谱分析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质谱技术的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单细胞的质谱检测中,使用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所述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包括推斥极、无场飞行区和检测器,所述无场飞行区包括第一入射栅网;所述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还包括:
牵引电极,所述牵引电极和所述第一入射栅网间形成第一离子加速区;
第一栅网和第二栅网,所述第一栅网和第二栅网间电势差为零;所述推斥极和第一栅网间,以及第二栅网和牵引电极间形成第二离子加速区;离子依次穿过第一栅网、第二栅网、牵引电极、第一入射栅网和无场飞行区,被所述检测器接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质谱技术的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还包括:
反射区,所述反射区包括第一反射场和第二反射场,所述第一反射场包括第二入射栅网和反射电极,第二反射场包括所述反射电极和反射板;从所述无场飞行区出射的离子被所述反射区反射,之后被所述检测器接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87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