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CE抑制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1668.4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2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逯家辉;孟庆繁;王迪;滕乐生;刘艳;滕利荣;程瑛琨;王贞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34;A61K38/01;A61P9/12;A23L33/18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中玖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2219 | 代理人: | 姜姗姗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ce 抑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药物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涉及一种血管紧张转换酶(ACE)抑制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ACE抑制肽主要由双孢菇、杏鲍菇、猴头菇、白灵菇和灰树花制成。其制备方法是将各种食用菌子实体粉碎后,直接采用复合生物酶酶解,或者,将各种食用菌菌种进行自然发酵,发酵后采用复合生物酶对发酵菌丝体和胞外产物进行酶解,以获得含有ACE抑制肽的肽粉。本发明ACE抑制肽的制备方法大大提高了食用菌中ACE抑制肽的提取效率和利用率,同时降低了提取和发酵成本。药效学实验表明,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ACE抑制肽能够全面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提高了人体的生物利用度,对维持血压健康水平具有非常好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和功能性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管紧张转换酶(ACE)抑制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降血压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高血压的治疗以药物为主,但长期服药会引起诸如口干、头痛、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而正常高值血压因处于未病状态,其防治方法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如减少钠盐摄入、控制体重等,这种方式虽能有效降低罹患高血压的风险但人群依从性较低。因而,迫切需要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用于高血压的防治,以降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人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中参与血压调节的一种羧肽酶,它能水解血管紧张素I将其转变成具有强效升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II(Ang II)而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因此ACE是治疗高血压的一个重要靶点。ACE抑制剂是一类抗血管收缩药物,可通过抑制ACE活性,有效遏制Ang II的形成,以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化学合成的ACE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阿拉普利和赖诺普利,被开发为抗高血压药物,现已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但是长期的研究和应用结果都已表明,这些化学药物具有较强的副作用。近年研究表明,一些ACE抑制肽可抑制ACE酶活性,减少Ang II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而且相对于合成的降压药,其具有对正常血压无影响,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因而,ACE抑制肽作为天然的降压活性成分在高血压的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尽管很多ACE抑制肽已从各类食物蛋白的酶解物中被相继分离、鉴定,但这些ACE抑制肽的降压效果较弱,疗效有限(例如,参见,李璇等,“生物活性肽的制备及分离纯化方法研究进展”,食品工业科技,第20期,2017年,第336-340页;许新月等,“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法制备杏鲍菇蛋白质工艺优化”,食品研究与开发,第41卷第20期,2020年10月,第108-114页)。
因此,寻找降压活性更强的ACE抑制肽,提升其降压作用,简化其制备工艺和降低成本,仍将是ACE抑制肽应用于高血压防治所急需解决的瓶颈。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要由双孢菇、杏鲍菇、灰树花、猴头菇和白灵菇为原料制成的ACE抑制肽。该ACE抑制肽的制备方法是将各种食用菌子实体粉碎后,直接采用复合生物酶酶解,或者,将各种食用菌菌种进行液体自然发酵,发酵后采用复合生物酶对发酵菌丝体和胞外产物进行酶解,获得了含有ACE抑制肽的有机小分子活性因子。经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ACE抑制肽特别地具有良好的降血压作用。
具体地,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本发明:
在第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降血压作用的ACE抑制肽,当使用食用菌子实体作为原料时,所述ACE抑制肽主要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成分制备而成:30-50份双孢菇、30-50份杏鲍菇、10-30份灰树花、10-30份猴头菇、10-20份白灵菇和10-20份复合酶;或者,当使用食用菌菌种作为原料时,所述ACE抑制肽主要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成分制备而成:3-5份双孢菇、3-5份杏鲍菇、1-3份灰树花、1-3份猴头菇、1-2份白灵菇和10-20份复合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16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