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虚拟力的主从跟随与避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6275.6 | 申请日: | 202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4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越;郑先杰;罗威;陈欢;樊卫华;郭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虚拟 主从 跟随 方法 | ||
1.一种基于虚拟力的主从跟随与避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双机械臂系统运动模型,得到机械臂末端相对于基座的位置和姿态;
步骤2、根据机械臂末端状态,构建虚拟力场函数,计算双机械臂末端的虚拟引力与虚拟斥力;
步骤3、通过计算出虚拟引力和斥力,采用主从控制模式确定双机械臂跟随的约束关系;
步骤4、对机械臂进行虚拟力优化,求虚拟的最终目标点,使双机械臂系统跳出局值状态;
步骤5、利用求解的虚拟目标点、障碍物、双机械臂系统以及目标点之间的虚拟力场来对双机械臂系统进行避碰规划,判断是否发生碰撞,实现避碰;
步骤6、从机械臂根据主从机械臂约束关系确定末端姿态,并将主机械臂加入到从机械臂的障碍物中,再对从机械臂进行轨迹规划,实现从机械臂跟随主机械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力的主从跟随与避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构建双机械臂系统运动模型,得到机械臂末端相对于基座的位置和姿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采用DH参数法,建立连杆i的固连坐标系{Oi},坐标系{Oi-1}设立在i关节处,与i-1连杆固连;坐标系{Oi}的三个坐标轴为xi轴、yi轴、zi轴,采集关节扭角αi、连杆长度ai、关节偏移di以及旋转角θi;
其中θi表示关于zi-1轴,xi轴在xi-1轴下逆时针转过的角度;di表示坐标系{Oi-1}沿zi-1轴平移到zi-1轴与xi轴的交点所经过的距离;ai表示沿xi-1轴方向zi-1轴到zi轴之间的距离;αi表示zi-1轴绕xi轴到zi轴所转过的角度;
步骤1-2、根据连杆间的一组DH参数,求出连杆间齐次变换矩阵
其中Trans(0,0,di)为沿着zi-1轴移动di的齐次变换矩阵的简写,Trans(ai,0,0)为沿着xi-1轴移动ai的齐次变换矩阵的简写,Rot(zi-1,θi)为沿着zi-1旋转θi的齐次变换矩阵的简写,Rot(xi-1,αi)为沿着xi-1旋转αi的齐次变换矩阵的简写;
步骤1-3、由齐次变换矩阵求解到六自由度机械臂末端相对于基座的位置和姿态,得到机械臂末端相对于基坐标系的齐次变换矩阵T,得到得到该坐标系相对于基坐标系的姿态向量
其中,nx、ox、ax向量为x方向上的矩阵相乘所得积的缩写,ny、oy、ay向量为y方向上的矩阵相乘所得积的缩写,nz、oz、az向量为z方向上的矩阵相乘所得积的缩写,px、py、pz向量代表了机械臂末端的位置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62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纺布的过滤式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压机气源分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