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参猴头菌双向固体发酵菌质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3232.2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7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陈长宝;王淑敏;唐敏;张金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39 | 分类号: | A23L2/39;A23L33/10;A23L2/38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陈长益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参 猴头菌 双向 固体 发酵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人参猴头菌双向固体发酵菌质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固体饮料包括以下原料组份:混合浸膏及辅料;所述混合浸膏与辅料的比例为1:3;其中,所述混合浸膏包括比例为2:1的果味浸膏及菌质浸膏;所述菌质浸膏由猴头菌为发酵菌种、人参为药性基质的进行固体双向发酵产物;所述辅料包括比例为2:1的乳糖及淀粉。有益效果:采用新型发酵方法,即以猴头菌为发酵菌种,人参为药性基质的进行固体双向发酵,发酵产物中兼具有猴头菌与人参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通过这种双向发酵的方式,节约种植空间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猴头菌及人参资源短缺的问题;且可减轻药材中的农药残留,提高其安全性,更便于日常携带和服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开发,具体来说,涉及人参猴头菌双向固体发酵菌质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猴头菌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菌、抗衰老、抗肿瘤和神经保护、抗炎等作用。作为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的大型真菌,因其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和药用功效而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喜爱。人参为多年生宿根阴性草本双子叶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具有抗癌、抗肿瘤、抗焦虑、保护心脑血管等活性作用,具有显著的生理药理活性和极高的药用价值。
但受猴头菌及人参的资源限制及市场价格影响,使得这两种珍贵的资源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及利用。现有技术中缺少以猴头菌为发酵菌种,人参为药性基质的进行固体双向发酵,并将发酵产物进一步制备为颗粒剂,即猴头菌与人参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发酵产物的食药用价值的固体饮料及制备方法。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人参猴头菌双向固体发酵菌质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人参猴头菌双向固体发酵菌质固体饮料。
该人参猴头菌双向固体发酵菌质固体饮料包括以下原料组份:
混合浸膏及辅料;所述混合浸膏与辅料的比例为1:3;所述混合浸膏包括比例为2:1的果味浸膏及菌质浸膏;所述菌质浸膏由猴头菌为发酵菌种、人参为药性基质的进行固体双向发酵产物;所述辅料包括比例为2:1的乳糖及淀粉。
进一步的,所述果味浸膏包括苹果、葡萄、大枣及山楂四种天然水果浸膏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辅料由混合浸膏与微晶纤维素、木糖醇、蔗糖、淀粉、可溶性淀粉、麦芽糊精、甘露醇及乳糖分别按1:2、1:3、1:4、1:5的比例逐一筛选得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人参猴头菌双向固体发酵菌质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
该人参猴头菌双向固体发酵菌质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保存于4℃冰箱的猴头菌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转接到PDA固体培养基中,待猴头菌菌丝布满整个培养基表面时,取适量固体培养物转接于液体培养基中,以26℃、160rpm/min的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当培养基中含有大量黄色菌球时,终止液体发酵;
S2、将人参药材粉碎并过药典16目筛,装入初始含水量达到40%的培养瓶中,并通过121℃高压灭菌30分钟,待人参药性基质冷却至室温后,将液体菌种与固体培养基按照1:5的比例,且液体菌种的单位为mL、固体培养基的单位为g,接入人参药性基质中,同时进行避光培养,当猴头菌菌丝布满整个培养瓶且形成明显的菌蕾结构时,取出发酵菌质,并以40℃烘干,密封保存,得到菌质浸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未经长春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3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