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驾驶装置能源补给无人船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4519.0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1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弘;聂世勇;李艳华;王彬郦;陈范模;李亚光;孟格蕾;唐志轩;高源;张春卫;张睿;黄震宇;赵春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十方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3/02;B63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驾驶 装置 能源 补给 无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驾驶装置能源补给无人船,包括:无人船本体,所述无人船本体包括左侧船体、右侧船体,所述左侧船体、右侧船体之间设有停靠平台,所述停靠平台上侧设有搭载平台,所述搭载平台通过连接梁安装在左侧船体、右侧船体上,所述搭载平台上安装有机械臂、摄像头,所述机械臂、摄像头通信连接于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上连接有通信单元、运动系统。本发明能够对包括无人机、无人船、无人水下航行器在内的使用不同动力方案的多种无人驾驶装置进行能源补给,有效减免了无人驾驶装置单次任务中的返航需求,显著延长了无人驾驶装置单次任务的续航时间、扩大了无人驾驶装置单次任务的巡航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船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驾驶装置能源补给无人船。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装置如无人机、无人船、无人水下航行器等由于其具有体型小、智能化、自主化等多种优点,在军用领域和民用领域的各个方面有着广泛应用,主要包括:国土资源探测、采样、监测巡查、物品运输、农药喷洒、灾害防治、通信中继或干扰等。目前无人驾驶装置的动力供应主要有两种方式:电池和内燃机。其中电池供电普遍应用于各种中小型无人驾驶装置的能源动力方案中。
由于无人驾驶装置机载重量、机载电池功率有限,其单次任务续航时间和巡航范围都受到很大限制,为了突破无人驾驶装置动力供应的限制,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一是提高动力模块相对质量;一是提高动力模块续航能力;一是在固定站点对动力模块进行更换或补充。但是在有限的机载重量下,无论是减少其它模块重量还是增加电池(燃料)等携带量,亦或是提高电池(燃料)转换效率和能量利用率,都无法在续航能力上取得跨越式突破,同时限制了无人驾驶装置的工作能力;而通过固定站点进行电池更换或电池充电(燃料补充),则需要无人驾驶装置在动力耗尽前返航,无法扩大单次任务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驾驶装置能源补给无人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人驾驶装置能源补给无人船,包括:无人船本体,所述无人船本体包括左侧船体、右侧船体,所述左侧船体、右侧船体之间设有停靠平台,所述停靠平台上侧设有搭载平台,所述搭载平台通过连接梁安装在左侧船体、右侧船体上,所述搭载平台上安装有机械臂、摄像头,所述机械臂、摄像头通信连接于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上连接有通信单元、运动系统。
所述能源补给无人船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通信单元接收到来自无人驾驶装置或基站的信号时,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送给控制单元;
步骤(2).由控制单元对信号处理分析判断补给船当前任务:A等待无人驾驶装置进行补给、B趋近无人驾驶装置进行补给或C救援;
步骤(3).若为任务A,进行步骤(5);若为任务B或任务C,进行步骤(4);
步骤(4).补给船向接收到的无人驾驶装置位置趋近:
步骤(5).等待无人驾驶装置进入补给船两侧船体之间的停靠平台;
步骤(6).补给船的摄像头识别无人驾驶装置位置,固定无人驾驶装置,使用机械臂微调,将无线充电单元对准,进行充电;
步骤(7).充电完成后,释放无人驾驶装置,补给船返航或静默,重复步骤(1)。
所述步骤(4)中使用摄像头寻找无人驾驶装置;使用机械臂抓取无人驾驶装置,将无人驾驶装置拖至左侧船体、右侧船体之间,固定在停靠平台上;若为任务B,则进行步骤(6);若为任务C,则补给船携带无人驾驶装置返航,本次任务结束,进行步骤(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能够对包括无人机、无人船、无人水下航行器在内的使用不同动力方案的多种无人驾驶装置进行能源补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十方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十方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45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