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雷达与GPS的无人驾驶绕障方法与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2594.5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6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余平;林立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盛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931 | 分类号: | G01S17/931;G01S17/8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振杰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文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雷达 gps 无人驾驶 方法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与GPS的无人驾驶绕障方法与终端;本发明启动激光雷达,并根据当前的GPS信息控制车辆沿预先采集的路径轨迹行驶;根据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进行障碍物识别,并获取障碍物的三维数据以及障碍物激光雷达坐标,计算障碍物GPS坐标,并根据所述障碍物GPS坐标和所述三维数据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绕障,若需要进行绕障则在车辆距离所述障碍物预设距离时,根据预设的绕障算法生成绕障路线,并沿所述绕障路线行驶直至绕过障碍物并回到预先采集的所述路径轨迹上;本发明能实现车辆的无人循迹驾驶的自动避障,基于GPS坐标和三维数据进行判断,综合障碍物的所处位置和高度判断是否会对车辆造成危害,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避让,以提高避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驾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激光雷达与GPS的无人驾驶绕障方法与终端。
背景技术
无人循迹驾驶是无人车自动驾驶中很常用的一种方式。无人循迹驾驶指的是汽车根据预先设置好的路线进行自动循迹驾驶。当在无人驾驶路径上出现障碍物,且车辆无法主动躲避障碍物时,就会发生撞车、翻车等事故,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也会造成执行任务失败,从而限制了无人驾驶车辆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激光雷达与GPS的无人驾驶绕障方法与终端,能够实现无人循迹驾驶的自动避障且提高避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与GPS的无人驾驶绕障方法,包括:
S1、启动激光雷达,并根据当前的GPS信息控制车辆沿预先采集的路径轨迹行驶;
S2、根据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进行障碍物识别,并获取障碍物的三维数据以及障碍物激光雷达坐标,根据所述障碍物激光雷达坐标计算障碍物GPS坐标,并根据所述障碍物GPS坐标和所述三维数据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绕障,若需要进行绕障则进入步骤S3,否则继续沿路径轨迹行驶;
S3、在车辆距离所述障碍物预设距离时,根据预设的绕障算法生成绕障路线,并沿所述绕障路线行驶直至绕过障碍物并回到预先采集的所述路径轨迹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与GPS的无人驾驶绕障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1、启动激光雷达,并根据当前的GPS信息控制车辆沿预先采集的路径轨迹行驶;
S2、根据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进行障碍物识别,并获取障碍物的三维数据以及障碍物激光雷达坐标,根据所述障碍物激光雷达坐标计算障碍物GPS坐标,并根据所述障碍物GPS坐标和所述三维数据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绕障,若需要进行绕障则进入步骤S3,否则继续沿路径轨迹行驶;
S3、在车辆距离所述障碍物预设距离时,根据预设的绕障算法生成绕障路线,并沿所述绕障路线行驶直至绕过障碍物并回到预先采集的所述路径轨迹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根据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确定障碍物的GPS坐标以及三维数据,并根据激光雷达坐标和三维数据判断障碍物是否对会车辆造成危害,从而实现车辆的无人循迹驾驶的自动避障,且由于基于GPS坐标和三维数据进行判断,不仅对障碍物的所处位置进行判断,还综合障碍物的高度判断是否会对车辆造成危害,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避让,以提高避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激光雷达与GPS的无人驾驶绕障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激光雷达与GPS的无人驾驶绕障终端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激光雷达与GPS的无人驾驶绕障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盛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盛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25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