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筛查牡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关甲基化修饰基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3932.0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9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丛日浩;李莉;张国范;赵泽民;亓海刚;黎奥;王新星;王威;王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09 | 分类号: | C12Q1/6809;C12Q1/688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蛎 不饱和 脂肪酸 含量 相关 甲基化 修饰 基因 方法 | ||
1.一种筛查牡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关甲基化修饰基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供筛选的牡蛎群体稚贝随机选取相同数目作为不同组别分别养殖在不同的海区环境下20-120天,而后对养殖期间存活率高于90%的组别检测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最大的两个环境组别的牡蛎个体分别进行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和转录组测序,先筛查在两种组学中均显著差异的基因集,同时在转录组显著差异的基因中筛查已知的脂肪酸代谢通路相关的基因,并从中筛查存在甲基化差异位点的基因集,将以上两个基因集的基因用实时定量PCR和BSP方法,分别验证在基因表达具有显著差异并具有甲基化显著差异位点的基因,即为牡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关的甲基化修饰基因;
所述甲基化测序和转录组测序后,在两种组学中将甲基化的显著差异基因集A和转录组的显著差异基因集B的交集作为基因集C,同时在转录组的显著差异基因集B中查找与脂肪酸代谢通路相关的基因集D,取D中存在甲基化差异位点的基因,获得基因集E;取C和E的并集为基因集F,采用实时定量PCR和BSP克隆测序法对基因集F中的基因进行基因表达量和甲基化水平分析,取基因表达差异显著,且存在甲基化差异显著的位点的基因,即为牡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关甲基化修饰基因G;
所述甲基化的显著差异基因集的标准为,获取样本基因组平铺窗口内的甲基化水平数据,将样本的甲基化数据进行区域整合,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分组间的甲基化差异水平,鉴定为差异甲基化的标准为甲基化均值的差异大于10%且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查牡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关甲基化修饰基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筛选的牡蛎群体稚贝为雌雄亲本数均30个,雌雄配子熟化后将雌配子混合,并均分为N份,N为雄性亲本数,在每份混合配子中分别加入一个雄性个体的精子,N份受精卵单独孵化到D型幼虫后进行等量混合为所需群体材料,直至培育至牡蛎稚贝壳高0.5-5cm,待用。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查牡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关甲基化修饰基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海区环境为不同海区的潮下带或潮间带的不同潮位。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查牡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关甲基化修饰基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养殖期间存活率高于90%的组别检测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大于10%的组别中选择差异最大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随机分为3-6个平行组,并将两组别中的各平行组的牡蛎组织迅速放到液氮中,待用。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查牡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关甲基化修饰基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录组的显著差异基因集的标准为,对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差异基因的判断标准为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查牡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关甲基化修饰基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基因集F中的基因,采用实时定量PCR和BSP克隆测序法对基因表达量和甲基化水平分别进行分析,若基因表达为显著差异,且在该基因存在甲基化差异显著的位点,则获得与牡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关甲基化修饰基因集G。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的方法获得与牡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甲基化基因,利用其进行调控牡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39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