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栅极环绕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1830.5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7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文燎勇;王梓臣;王朗;李继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湖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41;H01L29/423;H01L29/78;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3100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栅极 环绕 晶体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栅极环绕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半导体纳米线,所述半导体纳米线四周环绕设置有T个栅极纳米线,所述半导体纳米线和所述栅极纳米线之间设有绝缘介质层;所述半导体纳米线的两端分别作为所述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T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栅极环绕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纳米线位于所述T个栅极纳米线围成的区域的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T≤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栅极环绕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纳米线呈阵列排布,形成第一阵列,所述栅极纳米线呈阵列排布,形成第二阵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栅极环绕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引线,位于同一行的所述半导体纳米线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引线电连接;
第二引线,位于同一列的所述半导体纳米线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引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分别位于所述半导体纳米线两端的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栅极环绕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引线,位于同一行的所述栅极纳米线分别通过所述第三引线电连接;
第四引线,位于同一列的所述栅极纳米线分别通过所述第四引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引线和所述第四引线分别位于所述栅极纳米线两端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栅极环绕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纳米线两端的端面分别与所述栅极纳米线两端的端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栅极环绕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纳米线的截面形状为十字叉形,其中,截面垂直于所述半导体纳米线的生长方向,且从所述截面上看,所述十字叉形凸出部分位于所述半导体纳米线周围环绕的所述栅极纳米线之间;和/或,
所述栅极纳米线的截面形状为十字叉形,其中,截面垂直于所述栅极纳米线的生长方向,且从所述截面上看,所述十字叉形凸出部分位于所述栅极纳米线周围环绕的所述半导体纳米线之间。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栅极环绕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绝缘模板上制备至少一个第一孔,并在所述绝缘模板上制备至少T个第二孔;每个所述第一孔的四周环绕有T个所述第二孔;T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在所述第一孔中沉积半导体纳米线,并在所述第二孔中沉积栅极纳米线;其中,所述半导体纳米线的两端分别作为所述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栅极环绕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模板为二元孔阳极氧化铝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湖大学,未经西湖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18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