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3046.X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9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茂吕泽亮;刘海嵩;中岛章;大熊显至;丸山弘明;松尾祥和;东嵩士;山口文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5/10 | 分类号: | B60R25/10;B60R25/102;B60R25/24;B60R25/30;B60R25/31;E05F15/7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志坚;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控制方法。在控制车门的动作的车辆控制中,能够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并且能够对所登记的车辆利用者以外的人物进行顺畅的乘车。具备取得车辆的外部环境的图像即车外图像的车外图像取得部、取得车辆的车室内的图像即车内图像的车内图像取得部、基于车外图像及车内图像分别识别上述车辆的车外人物及车内人物的动作的人物识别部、以及控制车辆的门的状态的门控制部,门控制部在基于人物识别部中的识别结果识别出接近车辆的车外人物的情况下,当车内人物进行了指示车辆中的任意一个座席的指示动作时,执行与通过该指示动作而被指示出的座席对应的门的打开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装备的动作控制,尤其是涉及控制与车门的开闭相关的动作的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使用了图像认证的车辆的进入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进入系统中,预先登记有利用车辆的人物(车辆利用者)的虹膜图像,在检测到接近车辆并将手伸到门手柄上的人的情况下,拍摄该人的虹膜图像,执行本人确认。然后,上述进入系统在确认到是车辆利用者本人的情况下,将门解锁。根据该进入系统,预先登记有虹膜图像的车辆利用者仅通过接近车辆并将手伸到门手柄上,就能够将门解锁,因此,能够减轻车辆利用者在乘坐车辆时的负担。
另一方面,作为期望与门解锁等门开闭动作相关的自动动作的场景,不仅考虑所登记的车辆利用者本人的乘车的情况,例如还考虑在该车辆利用者使用该车辆迎接其他人物的场面中该其他人物乘车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作为伴随着上述其他人物的接近而将车门自动解锁的方法,考虑预先将用于判断该人物是否为作为迎接对象的人物的信息与车辆利用者关联地预先登记于车辆的方法。但是,在一个一个地登记伴随着车辆利用而可能乘车的人物(乘车预定者)时,伴随着利用的准备作业变得繁琐,是不方便的。
此外,在如上述那样预先登记有乘车预定者的情况下,接近了车辆的乘车预定者可能从任意的门乘车,因此,对位于车内的车辆利用者来说可能存在想不到的情况。例如,在婴儿与车辆利用者一起乘车的情况下,如果乘车预定者未注意到该情况而打开了婴儿所处的座席的门,则该婴儿可能被暴露在寒风或雨等中。此外,或者在乘车预定者持有很多货物或大货物的情况下,当乘车预定者从助手席门乘车时,货物可能成为变速杆等的操作的障碍,是不优选的。
此外,例如在乘车预定者为多个的情况下,由于乘车预定者的人员结构(男女、小孩和大人等)、关联性(家庭成员、熟人、他们的朋友等)、或者乘车预定者的状态(货物多、腿不好等)等,从车内的气氛形成和对乘车预定者的考虑等的观点出发,大多期望在车辆利用者的管理下对乘车预定者配置座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388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上述背景,在控制与车辆的门开闭相关的动作的车辆控制中,期望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并且对该车辆利用者以外的人物支援顺畅的乘车,使得成为对所登记的车辆利用者来说期望的座席分配。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车辆控制系统具备:车外图像取得部,其取得车辆的外部环境的图像、即车外图像;车内图像取得部,其取得所述车辆的车室内的图像、即车内图像;人物识别部,其基于所述车外图像及所述车内图像,识别所述车辆的车外人物及车内人物各自的动作;以及门控制部,其控制所述车辆的门的状态,所述门控制部在基于所述人物识别部中的识别结果识别出接近所述车辆的车外人物的情况下,当所述车内人物进行了指示所述车辆中的任意一个座席的指示动作时,执行与通过该指示动作而被指示出的所述座席对应的所述门的打开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案,所述门控制部将所述车内人物将面部或视线朝向接近的所述车外人物作为条件,当所述车内人物进行了所述指示动作时,执行与通过该指示动作而被指示出的所述座席对应的所述门的打开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30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