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专用路权环境下公交准点率优化感应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8915.1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8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唐仪;周钰汀;何流;邓宏;董人龙;呼鑫宇;蒋磊;王梓;朱永璇;马海荣;李真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8 | 分类号: | G08G1/08;G08G1/081;G08G1/087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岑丹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环境 公交 准点 优化 感应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无专用路权环境下公交准点率优化感应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步骤1:获取无专用路权道路上的社会车辆及公交车辆信息,确定目标公交所处车道及对应相位以及目标公交到停止线的距离;
步骤2:确定目标公交车在无专用路权进口道处的运行状态;
步骤3:预测不同运行状态下目标公交车上下游站间行程时间;
步骤4:判断公交车正晚点状态,计算公交车相位初始控制时间;
步骤5:将计算得到的相位初始控制时间用于绿时相位和红时相位时长的初步调整,控制交叉口晚点公交车优先通行;
步骤6:计算初步调整红绿灯时长后公交优先相位与非公交优先相位的正负延误效益变化;
步骤7:判断延误效益是否满足要求,如果满足按照相位初始控制时间实施信号控制;如果不满足要求,将相位初始控制时间减去1s后执行步骤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专用路权环境下公交准点率优化感应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的无专用路权道路上的社会车辆及公交车辆信息包括车辆长度、坐标位置、排队车辆长度、速度、到达率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专用路权环境下公交准点率优化感应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检测到的车辆长度判断车辆类型,将交叉口一个信号周期内对应进口道检测到的第一辆公交车作为目标,通过获得目标公交的横坐标、纵坐标数据,得到目标公交所处车道及对应相位,获取目标公交到停止线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专用路权环境下公交准点率优化感应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公交车在无专用路权进口道处的运行状态包括:
正常通行:公交车辆驶离上游站点并进入检测范围,公交车前方无排队车辆;
无排队等待:公交车辆驶离上游站点并进入检测范围,公交车前方无排队车辆,行驶至停止线处本相位绿灯已结束,公交车需停车等待至下一次绿灯启亮后通过交叉口;
排队通行:公交车辆驶离上游站点并进入检测范围,进口道处存在累计到达的排队车辆,公交车驶入队尾;
排队等待:公交车辆驶离上游站点并进入检测范围,进口道处存在累计到达的排队车辆,公交车驶入队尾时需停车等待下一次绿灯启亮后通过交叉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专用路权环境下公交准点率优化感应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运行状态下目标公交车上下游站间行程时间:
公交车正常通行时上下游站间行程时间具体为:
其中,为从上游站点Ni加速启动至交叉口所耗时间;为两站间匀速段所耗时间;为交叉口至站点Ni+1减速段所耗时间;
公交车无排队等待时行程时间具体为:
其中,为从匀速状态减速停至交叉口所耗时间;tw为公交车在停止线处等待时间;为公交车在停止线处启动加速行驶至匀速时间;
公交车排队通行时行程时间具体为:
其中,Tq为公交车在排队通行时的消散时间;
公交车排队等待时行程时间计算公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专用路权环境下公交准点率优化感应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公交车在排队通行时的消散时间计算公式为:
Tq=N×tq
式中,N为公交车前方排队车辆数;tq为排队车辆平均消散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89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