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肉类品种鉴定相关的miRNA特异性标志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4898.6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5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亮;王楠;张娟;谢瑞彬;于文杰;孙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焕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肉类 品种 鉴定 相关 mirna 特异性 标志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肉类品种鉴定相关的miRNA特异性标志物,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所述miRNA特异性标志物的序列如SEQ ID No.1和/或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筛选得到了由种属特异性DNA转录来的种属特异性miRNA,将其作为肉类鉴别标志物,可以实现肉类品种或肉类掺假的现场快速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肉类品种鉴定相关的miRNA特异性标志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食品掺假(特别是肉类掺假)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食品安全领域的重点问题之一。特别地,羊肉串掺假的现象屡见不鲜,街边摊贩羊肉串掺假尤为严重,这其中用鸭肉冒充羊肉是目前羊肉串掺假的主要手段。肉类掺假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有可能因为消费者对掺假肉过敏造成潜在的健康威胁。因此亟需开展对市场羊肉类食品的执法监管和掺假鉴别。
现有肉类掺假鉴别技术主要是以蛋白多肽为基础的质谱分析技术和DNA扩增为基础的核酸扩增技术。前者需要在专业实验室分析,一般需要2-3天出结果。后者虽然时间大为缩短,但仍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对于羊肉卷、羊肉串等具有鲜活或短时间变质的食品,从市场主动执法检查角度考虑,需要在当场30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给出检测结果,只有这样才不会影响真实食品的正常经营。因此,目前上述两项技术都不符合市场主动监管的需求。目前的监管处于被动监管的局面,也即出现举报才进行执法检查,缺乏主动监管的技术手段。
有关羊肉掺假检测方面的发明专利,主要涉及基于理化分析的核磁共振波谱法(CN202010053345.9)、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法(CN201910082642.3)、近红外光谱鉴别法(CN201510549243.5)和基于分子生物学分析的普通PCR法(CN201610596514.7,CN201310576876.6,CN201010237540.3)、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CN201510309901.3)、逆转录-实时荧光PCR法(CN201410592070.0)、多重PCR法(CN201310123666.1)以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CN201010226683.4)。
基于色谱和质谱的理化鉴定技术分辨率高,灵敏度高,且鉴定结果重现性好。但上述技术主要是依据羊物种中的特异性化合物进行样品真实属性的表征,而各类化学成分易受生命体生存环境和捕捞季节等因素影响,造成鉴定结果的不准确性。此外,加工制品的各类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加入也会进一步影响各类化学组分的分离纯化和鉴定。基于DNA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灵敏度、准确性和特异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目前现有发明中涉及的相关方法均相对耗时较长,且检测成本较高。在有关羊肉产品的快速检测领域,目前仅检索到一篇关于应用荧光法试纸条快速鉴别羊肉掺假方法的发明专利(CN201810533879.4),该专利以DNA为靶标设计羊物种特异性引物,实现了羊肉产品的快速检测,且检测成本低。但该方法在检测前需预先对靶标基因进行等温扩增,操作相对繁琐,且扩增后易造成气溶胶污染而产生假阳性结果。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肉类品种鉴定相关的miRNA特异性标志物及其应用。现有技术中,标志物蛋白多肽等加热容易变性,DNA不经过扩增无法通过试纸条等方法直接检测,而其他标志物如mRNA片段较长且易降解,小分子代谢物等不具有种属特异性。本发明筛选得到了由种属特异性DNA转录来的种属特异性miRNA,将其作为肉类鉴别标志物,可以实现肉类品种或肉类掺假的现场快速检测。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肉类品种鉴定相关的miRNA特异性标志物,所述miRNA特异性标志物的序列如SEQ ID No.1和/或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首次提出以种属特异性DNA转录来的miRNA作为标志物进行肉类食物品种的鉴定。SEQ ID No.1所示序列为羊肉种属特异性miRNA。SEQ ID No.2所示序列为鸭肉种属特异性miRN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48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