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门槛结构、车身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1798.6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4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其文;戴太亮;严翔;阮维;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2D25/04;B62D25/20;B60L50/6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门槛 结构 车身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车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门槛结构、车身及汽车。本申请提供的汽车门槛结构包括:外纵梁,设置在车辆的A柱加强板和B柱加强板之间,所述外纵梁的内壁连接门槛加强板,所述门槛加强板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门槛加强板的中空结构内由左至右依次设置门槛加强筋和若干门槛隔板;内纵梁,与所述外纵梁贴合连接,且所述内纵梁的内壁与门槛加强板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中填充结构胶。本申请提供的汽车门槛结构在车辆受到侧碰时,来自碰撞方向的作用力会从外纵梁先传递到门槛加强板,再由门槛加强板传递给门槛加强筋和门槛隔板,门槛加强筋和门槛隔板具有较强的抗弯能力,可以有效应对侧面撞击,吸能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车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门槛结构、车身及汽车。
背景技术
车辆之间的碰撞事故中,侧面碰撞的发生率为19%,超过了正面碰撞。车身侧面的可变性空间小,发生碰撞后对车门乘员的伤害程度往往比追尾更为严重。因此,如何在汽车受到侧面撞击时保证乘员的安全尤为重要。
汽车碰撞性能的优劣,往往受到车身平台设计的制约。在车身平台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通常会在车身门槛中增加加强板和支撑板以提高侧碰性能,然而实现车身门槛的局部增强,需要使用较厚的钣件,例如现有技术中通过四个支撑板填补侧围门槛梁和地板门槛梁的空腔,单个支撑板的尺寸和重量较大,不仅增加车身重量,而且容易引起应力集中。
新能源汽车会在汽车地板的下部布置电池包,由于布置区域接近碰撞台车壁障的下部,受到撞击时会引起电池包变形,现有门槛结构的设计未考虑到对电池包的安全防护。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门槛结构,以解决现有设计中使用支撑板局部增强门槛存在的车身重量大、容易引起应力集中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门槛结构,包括:
外纵梁,设置在车辆的A柱加强板和B柱加强板之间,所述外纵梁的内壁连接门槛加强板,所述门槛加强板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门槛加强板的中空结构内由左至右依次设置门槛加强筋和若干门槛隔板;
内纵梁,与所述外纵梁贴合连接,且所述内纵梁的内壁与所述门槛加强板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中填充结构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槛加强板的前端外壁与所述内纵梁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0.5-3mm,所述门槛加强板的后端敞口,所述门槛加强板的后端敞口边缘处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外纵梁的内壁贴合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槛加强筋呈U型,所述门槛加强筋的外壁与所述门槛加强板的内壁贴合连接,所述门槛加强筋的U型开口靠近所述门槛加强板的后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槛隔板呈几字型,所述门槛隔板包括一个横向隔板和两个关于所述横向隔板对称的纵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靠近所述门槛加强板的后端,且与所述门槛加强板的后端平行,所述纵向隔板与所述门槛加强板的内壁贴合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向隔板的上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翻边面,所述第一翻边面与所述门槛加强板的上端内壁贴合连接,所述纵向隔板的下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翻边面,所述第二翻边面与所述门槛加强板的下端内壁贴合连接,所述纵向隔板的前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三翻边面,所述第三翻边面与所述门槛加强板的前端内壁贴合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隔板的上端与所述门槛加强板的上端内壁之间的间隙及所述横向隔板的下端与所述门槛加强板的下端内壁之间的间隙均为0.2-3mm,且在所述横向隔板的上端与所述门槛加强板的上端内壁之间的间隙和所述横向隔板的下端与所述门槛加强板的下端内壁之间的间隙中填充结构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17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