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半监督深度聚类的钢材表面质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5580.X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7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柳先辉;赵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3;G06T7/194;G06T7/136;G06K9/6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监督 深度 钢材 表面 质量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半监督深度聚类的钢材表面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钢材表面损耗图片的预处理:
采用超像素分割算法对原始钢材表面损耗图片进行分割,提取损耗的边界信息,进行损耗与背景的区分;
利用迭代的ostu最优阈值分割方式进行超像素的分类;
采用最近特征距离合并策略将相似的超像素类别进行合并,得到预处理后的钢材表面损耗图片;
2)钢材损耗图片的识别:
构建集成学习模型,用预处理后的图片进行集成学习模型的非监督学习训练;利用k-means聚类将集成学习模型输出进行聚类,同簇中没有标记的图片的类别与有标记的图片一致,以此得到更多可信度高的带标记图片;利用带标记图片进行集成学习模型的半监督训练。
2.根据权利1要求的一种基于半监督深度聚类的钢材表面质量检测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迭代ostu最多进行3次,将所有超像素分割为8类。
3.根据权利1要求的一种基于半监督深度聚类的钢材表面质量检测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最近特征距离合并(最多)进行4次,得到最终类别(最少)为4的钢材表面损耗预处理图片。
4.根据权利1要求的一种基于半监督深度聚类的钢材表面质量检测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学习模型中基模型为Ladder networks网络结构,其是包含两个编码器(一个带噪声,一个不带噪声)和一个解码器(输入为带噪编码器输出)的深度降噪自编码器。
5.根据权利1要求的一种基于半监督深度聚类的钢材表面质量检测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监督学习过程损失函数包括三部分:不带噪声编码器与解码器输出的重构损失(reconstructionloss),两个编码器输出与输入的互信息损失(mutual informationloss),两个编码器输出的相对熵(KL divergence)。
6.根据权利1要求的一种基于半监督深度聚类的钢材表面质量检测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监督学习过程损失函数包括四部分:不带噪声编码器与解码器输出的重构损失(reconstructionloss),两个编码器输出与输入的互信息损失(mutual informationloss),两个编码器输出的相对熵(KL divergence)和带噪声编码器输出的交叉熵损失(cross entropy los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55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