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肝素前体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2140.8 | 申请日: | 2021-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1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康振;王阳;胡珊;堵国成;陈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P19/26;C12R1/1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林娟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素 重组 大肠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肝素前体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在大肠杆菌EcN(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中筛选异源表达UDP‑N‑乙酰葡萄糖胺和UDP‑葡萄糖醛酸途径基因glmS、glmM和glmU以及galU和ugd,通过途径基因组合,过表达EcN来源肝素前体合酶基因,摇瓶水平达到1.29g/L,发酵罐优化肝素前体产量达到15g/L。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肝素前体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肝素前体(Heparosan)是一种酸性天然产物多糖,是肝素和乙酰肝素的生物合成的前体多糖。肝素前体的骨架是由D-葡萄糖醛酸(GLCA)和N-乙酰-α-D-氨基葡萄糖(GlcNAc)通过α-1,4和β-1,4糖苷键交替连接而成的重复双糖单元组成线性多糖。肝素前体在大肠杆菌K5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细菌中被生物合成为多糖胶囊。在真核生物中,肝素前体是肝素和硫酸乙酰肝素生物合成的前体,这两种生物分子参与抗凝血,抵抗细菌和病毒的进入,并在血管生成,炎症和癌症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生产肝素前体是制备生物工程肝素的第一步。
肝素首先从动物肝脏中而得名,主要从牛肺和猪小肠中提取。2008年美国发生的肝素钠污染事件使得肝素的安全生产备受关注。化学酶法合成肝素是利用肝素前体制备有活性的肝素。目前大肠杆菌K5、D型多杀型巴斯德杆菌和副鸡禽杆菌等的荚膜中被发现,大肠杆菌K5是一株致病菌,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存在风险。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N)是一株益生菌,其血清型为O6:K5:H1,是一株天然产肝素前体又是无毒性安全菌株。
因此有必要探索、构建安全高效的微生物细胞工厂,提高肝素前体的产量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肝素前体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探索并构建一株高效的菌株用于肝素前体的生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对工业安全菌株大肠杆菌EcN(EshcherichiacoliNissle 1917)进行改造,进一步将肝素前体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galU、ugd和glmS、glmM以及glmU进行组合优化,促进肝素前体在重组EcN中的积累表达。大幅度提高了肝素前体的产量。
本发明提供了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菌表达葡萄糖-1-磷酸尿酰胺转移酶GalU、UDP-葡萄糖脱氢酶Ugd、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氨基转移酶GlmS、磷酸葡萄糖变位酶GlmM和UDP-N-乙酰葡萄糖胺焦磷酸化酶/葡萄糖-1-磷酸乙酰转移酶双功能酶GlmU中的一个或多个,并同时表达β-UDP-葡萄糖醛酸糖基转移酶KfiC和α-UDP-N-乙酰葡萄糖胺糖基转移酶KfiA。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葡萄糖-1-磷酸尿酰胺转移酶GalU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兽疫链球菌和/或谷氨酸棒杆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葡萄糖-1-磷酸尿酰胺转移酶GalU来源于Bacillussubtilis 168、Streptococcus equi zooepidemicus ATCC 35246和/或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ATCC1303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来源于Bacillus subtilis 168的GalU的Gene ID:936797;来源于Streptococcus equi zooepidemicus ATCC 35246的GalU的Gene ID:7693978;来源于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TCC13032的GalU的Gene ID:58311407。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UDP-葡萄糖脱氢酶Ugd来源于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谷氨酸棒杆菌、恶臭假单胞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2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