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病毒疫苗分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3331.8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1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军;杨光富;周世豪;王建;文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12 | 分类号: | A61K39/12;A61K39/215;A61K39/39;A61P31/12;A61P31/14;C07K1/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 |
地址: | 43007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病毒 疫苗 分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抗病毒疫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定点偶联脂质分子佐剂的偶联体抗病毒疫苗分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将脂质分子免疫佐剂定点连接在抗原蛋白的末端氨基酸以形成内嵌佐剂的亚单位疫苗。本疫苗设计策略可应用于对抗所有表达抗原蛋白的病原体。该疫苗合成简单,且性质稳定,免疫效果好,能产生高滴度的特异性及中和性IgG抗体,同时引发强烈的细胞免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病毒疫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点偶联脂质分子佐剂的偶联体抗病毒疫苗分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基于抗原蛋白的亚单位疫苗,相比于传统的疫苗如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等,具有更简单的亚单位结构,更小的生物安全性风险以及更适于快速批量生产及大范围人群接种的优点。
然而,抗原蛋白往往由于缺乏相应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没有足够的免疫原性,无法引起有效的免疫应答。因此,对于免疫原性弱的蛋白抗原,提高其免疫原性,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免疫佐剂由于可以作为“危险信号”在体内激发强烈的免疫应答,因此常被用来与不同类型的抗原混合使用或偶联来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常用的佐剂包括铝佐剂、Toll样受体2脂肽配体(Pam3CSK4)、单磷酰脂质A(MPLA)、CpG、NKT细胞激动剂(αGalCer)等。已有较多研究表明,将佐剂与不同类型的抗原等进行共价偶联可以显著提升免疫应答效果。这是因为相比于佐剂与抗原物理混合的形式,共价偶联可以实现将佐剂分子与抗原共同递送至同一个抗原提呈细胞(APC),从而提升免疫应答效率。
然而,对于很多抗原蛋白来说,与αGalCer、Pam3CSK4等脂质分子佐剂进行连接时,所形成偶联物的溶解性会随偶联脂质分子数量的上升而急剧下降,因而限制了“脂质分子-蛋白”这种疫苗形式的制备和应用。有个别“脂质分子-蛋白”的相关研究通过连接短肽或亲水性聚乙二醇链的方法来进行助溶,但同时也增加了疫苗分子的合成难度。因此,探究一种结构简单且具备高效免疫性能的疫苗分子设计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抗原免疫原性差以及“脂质分子-蛋白”疫苗制备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抗病毒疫苗分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疫苗为定点共价偶联的“脂质分子-蛋白”亚单位疫苗,易于制备且具有强力的免疫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病毒疫苗分子,所述抗病毒疫苗分子为包含脂质分子免疫佐剂和蛋白抗原的二组分偶联体,且所述脂质分子免疫佐剂与所述蛋白抗原的N端氨基酸共价连接,或
所述脂质分子免疫佐剂通过共价连接臂与所述蛋白抗原的N端氨基酸共价连接。
优选地,所述脂质分子免疫佐剂为NKT细胞激动剂或Toll样受体激动剂。
优选地,所述Toll样受体激动剂为TLR2、TLR1/2或TLR2/6激动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NKT细胞激动剂为式(1)所示的化合物,
所述X1和X2各自独立地为-OR1、-NHR2或-[-OCH2CH2O-]n1-OCH3,其中,R1为-H、-(CH2)n2CH3、苯环、被取代的苯环、萘环或被取代的萘环,R2为R1、-COR1或-CONHR1,n1为0-20的整数,n2为0-10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师范大学,未经华中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33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脑术后失眠患者脑活动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控制面板的翻转结构及家用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