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别粘盖乳牛肝菌的核酸分子引物、方法及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2675.7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2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佳;刘国华;宋杰;于健;陈义彬;杨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6;C12Q1/04;C12N15/1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李国钊 |
地址: | 212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别 乳牛 核酸 分子 引物 方法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粘盖乳牛肝菌的核酸分子引物、方法及试剂盒。所述核酸分子引物DNA序列为:C50F:CTGTCGCAGATATAGATGTAGA;C50R:CTTGAGGAGCCAGAGTGT。鉴别粘盖乳牛肝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提取粘盖牛肝菌待测样品DNA;S2以样品DNA为PCR扩增的模板,用核酸分子引物C50F和C50R作为扩增引物进行PCR扩增;S3对步骤S2的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本发明核酸分子引物可对粘盖乳牛肝菌子实体和菌株进行快速的分子鉴定,具有很好的专一性,同时用料较少,仅20mg即可,方法简单,2小时即可完成检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食用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鉴别粘盖乳牛肝菌(Suillus bovinus)的核酸分子引物、方法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乳牛肝菌属(Suillus)隶属于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牛肝菌目(Boletales)、乳牛肝菌科(Suillaceae),是一类外生菌根真菌,可与多种树木,特别是针叶树种形成共生关系。Index Fungorum(http://www.indexfungorum.org)中乳牛肝菌物种记录有509条。乳牛肝菌属内除少数品种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种均可食用。粘盖乳牛肝菌(Suillus bovinus)主要分布于针叶林中,是一种非常名贵的食用菌,在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广泛用于烹饪,富含多种蛋白质、维生素和抗氧化活性物质,而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含量非常低,是非常健康的绿色食用菌类。由于乳牛肝菌属内存在有毒及致幻的物种,因而进行物种的准确快速鉴别对于粘盖乳牛肝菌的安全利用和开发具有总要价值。目前尚未有粘盖乳牛肝菌相关的分子鉴定方法报道。
现今,基于核酸的快速检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特征性核苷酸序列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是该个体区别与其他个体的重要标志。Peptidasefamily C50(肽酶家族C50基因)是一类能够水解肽链的酶,该基因家族在粘盖乳牛肝菌基因组中出现显著的扩张,产生5种不同的家族基因。基于此,本发明设计特有引物,通过PCR方法,专一地扩增粘盖乳牛肝菌基因组(Lofgren et al.2021;https://mycocosm.jgi.doe.gov/mycocosm/home/releases?flt=suillus)中独有的肽酶家族C50基因(Gene ID:12967),该基因在其他22种已知乳牛肝菌属物种基因组中均不存在,通过电泳条带结果鉴定粘盖乳牛肝菌菌株和子实体。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鉴别粘盖乳牛肝菌的核酸分子引物。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鉴别粘盖乳牛肝菌的特异引物C50F和C50R,其DNA序列为:
C50F:5’-CTGTCGCAGATATAGATGTAGA-3’(如SEQ ID NO.2所示)
C50R:5’-CTTGAGGAGCCAGAGTGT-3’(如SEQ ID NO.3所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别粘盖乳牛肝菌的方法。
一种鉴别粘盖乳牛肝菌的方法,采用上述的核酸分子引物,包括以下步骤:
S1:提取粘盖牛肝菌待测样品DNA;
S2:以样品DNA为PCR扩增的模板,用核酸分子引物作为扩增引物进行PCR扩增,所述特异引物为:
C50F:5’-CTGTCGCAGATATAGATGTAGA-3’
C50R:5’-CTTGAGGAGCCAGAGTGT-3’;
S3:对步骤S2的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2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