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依托泊苷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1110.7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7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力;张峰;丁兆;胡和平;牛坡;周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汇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汇宇海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00 | 分类号: | C07H1/00;C07H13/04;C07H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依托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依托泊苷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化合物SM1和化合物SM2在缚酸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然后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生成中间体M1;所述催化剂选自碱和/或醋酸锌。本发明方法合成路线短,操作简单,高效便捷,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更适合实际生产应用,应用于依托泊苷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领域,特别是涉及依托泊苷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依托泊苷,是一种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物,作用于晚S期或G2期,其作用位点是拓扑异构酶Ⅱ,形成一种药物-酶-DNA三者之间稳定的可裂性复合物,使DNA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瞬间链的断裂难以修复,导致细胞产生依托泊苷剂量依赖性的DNA损伤,促进细胞凋亡。作为一种靶向DNA拓扑异构酶Ⅱ的药物,依托泊苷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实体瘤。
依托泊苷最早在1966年首次合成,1983年获得美国FDA批准,在依托泊苷的生产制备中,式M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是重要的中间体。
目前合成中间体M最常用的路线如下:
以4,6-O-乙缩醛葡萄糖为起始物料,采用Cbz选择性保护4,6-O-乙缩醛葡萄糖中的一个羟基,再用烷基酰氯(常用2,2-二氯乙酰氯)保护其它羟基,之后用Pd/C做催化剂脱除Cbz保护基得到中间体M;如专利CN108129525A、CN102180920A中公开的方案,均采用上述路线合成中间体M。
该类方法合成路线较长,操作复杂,直接导致生产效率较低且成本偏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另外,该路线不可避免地会用到氢化釜等高压设备,不仅会增加设备成本,在工业化生产中更是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
为了缩短反应路线,CN1337402A中公开了一种合成依托泊苷的新方法:
该方法通过TMS保护4,6-O-乙缩醛葡萄糖的三个羟基后,不用选择性地去保护,直接与4-去甲表鬼臼毒素进行缩合,虽然节省了反应步骤,但该反应会产生α构型的缩合产物和糖环其他位点的缩合产物,需要进行柱层析纯化,且纯化难度大,总收率也仅有约20%,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可以看出,现有的合成依托泊苷中间体的方法,存在着操作繁琐复杂,安全风险高,产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依托泊苷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能够高效合成依托泊苷中间体,步骤短,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依托泊苷中间体M1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化合物SM1和化合物SM2在缚酸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然后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生成中间体M1;其中,R1、R2分别独立选自H、Cl;所述催化剂选自碱和/或醋酸锌;
所述缚酸剂,是指在反应体系中可结合反应中的酸性物质,促进反应进行的物质。
本发明方法的反应原理如下:
首先是化合物SM1与酰氯化合物SM2反应,化合物SM1中的3个羟基无差别地被保护,接着,在本发明特殊的反应条件下,四氢吡喃上与O原子相邻的羟基的保护基高选择性地脱除,成功制得了依托泊苷中间体M1。
由于现有合成依托泊苷中间体M的工艺中,大多需要先用Cbz选择性保护4,6-O-乙缩醛葡萄糖中的一个羟基,后续再选择性地脱掉Cbz保护基,这样的合成路线步骤较为冗长,其还会使用高压釜,增加操作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汇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汇宇海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汇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汇宇海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11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