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关键点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1266.0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7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杰;马春晖;黄磊;刘小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70;G06T7/593;G06V40/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关键 检测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人体关键点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可适用于配置有有一个或多个摄像头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识别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中用户的3D关键点。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上述3D关键点检测用户的姿态是否与预设姿态匹配。利用在用户的姿态与预设姿态匹配时确定出的一组3D关键点,电子设备可以计算这一组3D关键点确定出的人体模型与图像平面之间的夹角。电子设备可以利用该夹角对3D关键点的位置信息进行矫正。该方法可以节约成本,减少图像透视形变对3D关键点的位置信息带来的误差,提高3D关键点的位置信息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人体关键点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关键点检测是诸多计算机视觉任务的基础。通过检测人体的三维(3dimensions,3D)关键点,可以实现姿态检测、动作分类、智能健身、以及体感游戏等等。
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并识别图像中人体的二维(2dimensions,2D)关键点。基于2D关键点,电子设备可以利用深度学习等技术估计人体的3D关键点。在上述通过2D关键点估计3D关键点的方法中,由于用户的身高差异、用户与摄像头的距离差异等因素,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透视形变。图像透视形变会导致检测得到的2D关键点出现误差。那么通过上述2D关键点估计得的3D关键点也会存在误差。
目前,电子设备可通过多个摄像头来检测用户距离摄像头所在的位置,来确定图像中人物透视形变的程度。进一步的,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图像中人物透视形变的程度对3D关键点进行矫正。但上述方法需要多个摄像头且需要设计这多个摄像头的摆放位置才能提高检测精度,不仅成本高,而且确定3D关键点的计算复杂度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人体关键点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可适用于配置有一个或多个摄像头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识别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中用户的3D关键点。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上述3D关键点检测用户的姿态是否与预设姿态匹配。利用在用户的姿态与预设姿态匹配时确定出的一组3D关键点,电子设备可以计算这一组3D关键点确定出的人体模型与图像平面之间的夹角。电子设备可以利用该夹角对3D关键点的位置信息进行矫正。该方法可以节约成本,减少图像透视形变对3D关键点的位置信息带来的误差,提高3D关键点的位置信息检测的准确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人体关键点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包含一个或多个摄像头的电子设备。在该方法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摄像头获取第一用户的第一图像。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图像确定第一用户的第一组3D关键点。电子设备可以判断第一组3D关键点中的多个3D关键点是否满足第一条件。若满足第一条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多个3D关键点确定第一补偿角。利用第一补偿角对第一组3D关键点进行旋转矫正。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若不满足第一条件,电子设备可以利用第二补偿角对第一组3D关键点进行旋转矫正。第二补偿角根据第二组3D关键点确定。第二组3D关键点为在获取第一图像之前最近一组满足第一条件的3D关键点。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摄像头获取第一用户的第一图像的方法可以为,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多媒体信息确定第一时刻,第一时刻为第一多媒体信息指示用户进行满足第一条件的动作的时刻。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摄像头在第一时刻开始的第一时间段内,获取第一用户的第一图像。
上述第一时间段可以是第一多媒体信息指示用户进行满足第一条件的动作的时间段。例如,完成上述满足第一条件的动作需要的时间为1秒。则上述第一时间段为从第一时刻开始的1秒。可选的,上述第一时间段可以是固定时间长度的时间段。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在第二时刻多媒体信息指示用户进行的动作对应的3D关键点不满足第一条件,电子设备可以利用第三补偿角对根据从第二时刻开始的第二时间段内采集的图像确定的3D关键点进行旋转矫正。第三补偿角根据第三组3D关键点确定。第三组3D关键点为在第二时刻之前最近一组满足第一条件的3D关键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12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