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感官融合的三维视觉传感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9722.8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0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平;陈长庆;王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15/06 | 分类号: | B25J15/06;B25J9/16;B25J13/08;B25J1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李亭亭 |
地址: | 4511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感官 融合 三维 视觉 传感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基于多感官融合的三维视觉传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第一摄像头(2)、第二摄像头(3)、雷达探测组件(4)、伸缩杆一(6)以及负压发生器(7),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2)和第二摄像头(3)对称设置在安装仓(1)中,用于三维视觉分析;
所述控制器用于分析和拼接第一摄像头(2)与第二摄像头(3)所拍摄图像,获取图像中各个物体的方向角度,并控制雷达探测组件(4)进行调节以及测量其与物体之间的第一距离;
所述安装仓(1)的一侧采用连接座(5)连接有伸缩杆一(6),所述伸缩杆一(6)的输出端固定有负压发生器(7),所述负压发生器(7)的输出端设置有吸盘(8),且利用吸盘(8)吸附物体后,所述雷达探测组件(4)测量其与物体之间的第二距离;
所述控制器计算第一距离数据与第二距离数据的差值,且差值在阈值范围内时,控制器控制负压发生器(7)增大功率,否则控制伸缩杆一(6)进行动作;
所述雷达探测组件(4)包括安装座(41)、底盘(42)、角度调节盘(43)、雷达探测器(44)以及从动轮(45),其中,所述底盘(42)固定在安装座(41)的下方,所述底盘(42)上同轴转动设置有角度调节盘(43),所述角度调节盘(43)远离安装座(41)的一端固定有雷达探测器(44),所述角度调节盘(43)上同轴固定有从动轮(45),所述从动轮(45)采用传动带与主动轮(46)传动相连,所述主动轮(46)固定在角度调节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角度调节电机固定在安装座(41)上;
所述雷达探测组件(4)还包括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爪(49)、支撑连杆(410)、驱动杆(411)以及驱动板(412),其中,两个所述锁紧爪(49)对称设置在底盘(42)的两侧,且分别采用支撑连杆(410)与安装座(41)相铰接,所述锁紧爪(49)还与驱动杆(411)相铰接,所述驱动杆(411)穿过安装座(41)与驱动板(412)相铰接,所述驱动板(412)固定在锁紧气缸的输出端,且通过所述锁紧气缸的收缩,能够驱动锁紧爪(49)锁紧角度调节盘(43);
所述底盘(42)的外圆周上还固定有同轴设置的锁紧环(48),所述锁紧环(48)为柔性环,所述锁紧环(48)的内外表面均设有锁紧齿牙,所述角度调节盘(43)的外部套设有增阻环(413);所述锁紧爪(49)的内表面布设有锁紧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感官融合的三维视觉传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吸盘(8)吸附物体时,所述伸缩杆一(6)控制吸盘(8)移动至距离物体0.8~1.5cm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感官融合的三维视觉传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传感器(20),所述压力传感器(20)设置在气缸夹爪(12)中,以便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20)感知在空中接收物体时,气缸夹爪(12)是否抓紧物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感官融合的三维视觉传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夹爪(12)固定在伸缩杆二(11)的输出端,所述伸缩杆二(11)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向电机一(10)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感官融合的三维视觉传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夹爪(12)包括伸缩缸(16)、固定爪(17)以及移动爪(18),其中,所述伸缩缸(16)的输出端固定有移动爪(18),其另一端固定有固定爪(17),所述移动爪(18)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0),所述固定爪(17)与移动爪(18)上均设置有增阻垫(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感官融合的三维视觉传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1)的一端与安装仓(1)相铰接,另一端与伸缩杆三(47)的输出端相铰接,所述伸缩杆三(47)的另一端铰接至安装仓(1)上,且测距时,先利用所述伸缩杆三(47)进行大幅度角度调节雷达探测器(44)的角度位置,随后利用角度调节盘(43)小幅度调节雷达探测器(44)的角度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未经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97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