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茄复合基质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9300.2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1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赵瑞丽;陈秀娟;黄洁;林文;林峰;谢鑫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4/20 | 分类号: | A01G24/20;A01G24/23;A01G24/10;A01G24/15;A01G24/25 |
代理公司: | 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 代理人: | 郑耀敏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番茄 复合 基质 配方 | ||
本发明涉及番茄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番茄复合基质配方,由下列材料按体积比例份数混合而成:绣球菌菌渣0‑60份、珍珠岩0‑30份、椰糠0‑30份。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1)将绣球菌菌渣作为蔬菜育苗、栽培基质进行开发,不仅能够减少大量堆积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还能够实现资源循环化利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推进资源可持续利用、蔬菜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绣球菌菌渣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基础;(2)本发明专利可促进设施番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利用本发明专利栽培番茄,其株高、茎粗、产量均优于对照,果实折光糖、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等品质指标均优于对照。因此本发明配方的栽培基质适合设施番茄栽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番茄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番茄复合基质配方。
背景技术
绣球菌(Sparassis crispa)菌渣是绣球菌栽培出菇后产生的培养基废料,主要由木屑、淀粉、麸皮、硫酸铵、蛋白胨、红糖和绣球菌代谢物组成,菌渣中还含有酚类物质、多酚、类黄酮、萜类物质、甾醇类物质、活性多糖等大量的营养物质。目前,绣球菌菌渣主要用于栽培基质、饲料、有机肥等方面,且在这些方面的应用有限,研究内容较浅。因此,将绣球菌渣作为蔬菜栽培基质进行开发,不仅能够减少大量堆积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还能够实现资源循环化利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推进资源可持续利用、蔬菜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番茄是国内外无土栽培面积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无土栽培作物。无土基质栽培常用基质以草炭、蛭石、岩棉和珍珠岩为主,成本较高,且岩棉为不可降解产物,大量使用会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草炭为短期内不可再生资源,过量开采会导致资源枯竭,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就地取材探索新型基质是无土栽培基质的发展方向。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番茄复合基质配方,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番茄复合基质配方,旨在就地取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番茄复合基质配方,复合基质由下列材料按体积比例份数混合而成,绣球菌菌渣0-60份、珍珠岩0-30份、椰糠0-30份。
优选的,绣球菌菌渣20份,珍珠岩20份,椰糠20份。
优选的,绣球菌菌渣30份,珍珠岩15份,椰糠15份。
优选的,绣球菌菌渣36份,珍珠岩12份,椰糠12份。
优选的,绣球菌菌渣30份,珍珠岩30份。
优选的,绣球菌菌渣40份,珍珠岩20份。
优选的,绣球菌菌渣45份,珍珠岩15份。
优选的,所述绣球菌菌渣经过腐熟处理。腐熟处理时,将含有绣球菌菌渣的废菌包经过经工人脱袋后浇透水,将绣球菌菌渣浇水至菌渣手握成团不滴水的程度。浇水后,将绣球菌菌渣整理成直径为5米的圆锥形,盖膜腐熟,腐熟过程为自然腐熟,每隔15天进行翻堆、浇水,2个月后腐熟完成,即可利用
优选的,所述复合基质配方的理化指标为PH值6.0~6.5,有机质(以烘干基质计)45.1%~72.7%,总氮(以烘干基质计,N)0.528%~0.576%,磷(以烘干基质计,P2O5)0.039%~0.070%,钾(以烘干基质计,K2O)0.277%~0.38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将绣球菌菌渣作为蔬菜育苗、栽培基质进行开发,不仅能够减少大量堆积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还能够实现资源循环化利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推进资源可持续利用、蔬菜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绣球菌菌渣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未经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93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