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SBP标记鉴定甘薯品种的引物组、鉴定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4289.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1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孟羽莎;王寅;刘雷;顾兴国;项超;赖齐贤;汤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isbp 标记 鉴定 甘薯 品种 引物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SBP标记鉴定甘薯品种的引物组、鉴定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甘薯品种ISBP标记引物对组合及其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本发明是基于ISBP标记鉴定方法,利用10对引物对不同甘薯品种进行鉴定,该技术体系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对不同甘薯品种进行鉴定,还有利于甘薯品种的保护。而且本方法采用的是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其他电泳方式相比,具有成本低、准确、高效、易操作、多态性条带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分子标记领域,尤其涉及甘薯ISBP引物对的开发及其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热带地区,目前广泛种植于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甘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继马铃薯和木薯之后的第三大薯类作物,年总产量11283.5万吨(Food and Agriculture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2017)。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年种植面积达337.3万hm2,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36.7%,年总产量为7203.1万吨,占世界年总产量的63.8%(FAO,2017)。
自60年代以来,甘薯育种工作突飞猛进,新的甘薯种质资源不断育成,但我国多数新育成品种都是反复地利用少数骨干亲本(日本的Okinawa 100和美国的Nancy Hall)来进行杂交选育的,造成了国内甘薯资源的遗传背景狭隘,仅通过表型性状来鉴定、区别不同甘薯品种已经越来越难。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利用DNA分子标记在DNA水平上对不同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已经成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此方法较表型性状鉴定法更为准确、便捷,为甘薯种质资源鉴定提供了新的途径。
RAPD、AFLP、SSR、ISBP等DNA分子标记均可用于甘薯种质资源鉴定分析,其中ISBP分子标记较其它标记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属于逆转座子标记,基因组中覆盖率高,分布广,含量丰富;(2)应用点杂交检测可使其分析完全自动化,能够同时实现对多个样品的快速、高通量标记分析;(3)多态性和稳定性较高,已广泛应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及亲缘关系鉴定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等方面。因此,ISBP分子标记可以作为DNA分子标记准确快速地应用于甘薯种质资源的鉴定及指纹图谱分析。
目前已公布的甘薯ISBP分子标记还非常少,高效、多态的ISBP标记更为缺乏,盲目地使用未进行多态性鉴定的分子标记进行品种鉴定不仅费时费力,也难以得到准确地鉴定结果。因此,本发明为甘薯及其近缘种提供了10对高效、多态的ISBP引物,以期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甘薯分子育种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甘薯ISBP引物组。
本发明提供鉴定甘薯品种的成套ISBP引物组,包括IbISBP14,IbISBP18,IbISBP19,IbISBP31,IbISBP57,IbISBP60,IbISBP67,IbISBP69,IbISBP72和IbISBP79引物对。
所述引物对IbISBP14包括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与之具有75%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和如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与之具有75%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引物对IbISBP18包括如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与之具有75%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和如SEQ ID 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与之具有75%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引物对IbISBP19包括如SEQ ID 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与之具有75%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和如SEQ ID NO: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与之具有75%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引物对IbISBP31包括如SEQ ID NO: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与之具有75%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和如SEQ ID NO:8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与之具有75%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42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