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修补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31155.3 | 申请日: | 2021-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5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生;万佳俊;孟阳;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安透可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1645 | 分类号: | F16L55/1645;F16L55/32;F16L55/44;F16L10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刘林峰 |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修补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修补机器人,涉及管道修补技术领域。该管道修补机器人包括:电动推杆、驱动后座模块、驱动前座模块、气囊和气夹;所述电动推杆由固定杆和伸缩杆组成,所述伸缩杆与驱动后座模块连接,所述固定杆与驱动前座模块连接,所述驱动后座模块和驱动前座模块均与气囊、气夹连接。该管道修补机器人避免了修补时需要封闭道路,引起交通堵塞的问题,具有施工简便、施工成本低廉、环境适用性较广、施工可靠性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修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管道修补机器人。
背景技术
对现有的城市管网进行建设及更新改造,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采取非开挖手段解决现代管网施工中的开挖问题,以减少开挖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城市建设以及现代社会生活的强烈要求。
现有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是采用人工拖拽修复材料进入管道破裂位置,然后进行管道修复,存在以下问题:(1)工程车辆占道,道路封闭施工,造成拥堵,增大城市交通压力;(2)采用钢板桩进行支护,存在道路整体发生侧移风险;(3)城市地下管网敷设复杂,必要时需要人员进入管道进行修复材料的布置,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4)施工复杂,人工成本及修复成本较高;(5)遇到较为严苛的环境,无法进行施工,管道破裂问题越显严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修补机器人。该管道修补机器人避免了车辆占道,道路封闭,阻碍交通的问题,该管道修补机器人在修补管道时不需要任何路面辅助设备,避免对路面造成的影响;同时,管道修补机器人的体积小,轻松进入管道,不需要人工辅助修复材料的布置,没有人员安全隐患;此外,该管道修补机器人具有操作简单、施工成本低廉、环境适用性广,施工可靠性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修补机器人,包括:电动推杆、驱动后座模块、驱动前座模块、气囊和气夹;所述电动推杆由固定杆和伸缩杆组成,所述伸缩杆与驱动后座模块连接,所述固定杆与驱动前座模块连接,所述驱动后座模块和驱动前座模块均与气囊、气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后座模块上设有第一气泵、第三气泵、第一气阀,第二气阀、第三气阀、第四气阀、第一三通气管和第二三通气管;所述第一气泵的吸气口与第一三通气管的抽头端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气管的第一直通端口与第一气阀的一端连接,第一三通气管的第二直通端口与第二气阀的一端连接,第二气阀的另一端与气囊连接,所述第一气泵的出气口与第二三通气管的抽头端口连接,所述第二三通气管的第一直通端口与第四气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气管的第二直通端口与第三气阀的一端相连,第三气阀的另一端与气囊连接,所述第三气泵与气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阀、第二气阀、第三气阀、第四气阀均为常闭型二位二通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阀、第二气阀、第三气阀、第四气阀的型号为WLF01-2V025-06-B。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前座模块上设有第二气泵、第四气泵、第五气阀、第六气阀、第七气阀,第八气阀、第三三通气管和第四三通气管,所述第二气泵的吸气口与第三三通气管的抽头端口连接,第三三通气管的第一直通端口与第五气阀的一端连接,第三三通气管的第二直通端口与第六气阀的一端连接,第六气阀的另一端与气囊连接,所述第二气泵的出气口与第四三通气管的抽头端口连接,所述第四三通气管的第一直通端口与第八气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三通气管的第二直通端口与第七气阀的一端连接,第七气阀的另一端与气囊连接,所述第四气泵与气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气阀、第六气阀、第七气阀、第八气阀为常闭型二位二通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气阀、第六气阀、第七气阀、第八气阀的型号为WLF01-2V025-06-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安透可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安透可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11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