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整体式差速器壳的内端球面加工刀具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9500.X | 申请日: | 202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耿春梅;尹贻亮;田景华;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云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40 | 分类号: | F16H48/40;B23B1/00;B23B27/16;B23B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崔建章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整体 差速器 球面 加工 刀具 方法 | ||
一种用于整体式差速器壳的内端球面加工刀具和方法,包含有具有第一孔体(14)的差速器壳本体、设置在第一孔体(14)的的内端敞口部上的扩展部,在第一孔体(14)的内端敞口部车削出扩展部,不再对第一孔体(14)的内端敞口部进行锪刀成形,因此提高了差速器的部件的安装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端球面加工刀具和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整体式差速器壳的内端球面加工刀具和方法。
背景技术
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在差速器的部件进行安装时,需要对第一孔体14的内端敞口部进行凹口切削加工,从而保证差速器的部件安装精度,因此用于整体式差速器壳的内端球面加工刀具和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机械加工工艺部件,在现有的用于整体式差速器壳的内端球面加工刀具和方法中,还都是在第一孔体14的内端敞口部上通过锪刀铣出锪孔,由于没有加工基准面,从而影响了第一孔体14的凹口的加工精度和粗糙度,对差速器的部件的安装精度产生影响。
基于申请人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整体式差速器壳的内端球面加工刀具,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整体式差速器壳的内端球面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整体式差速器壳。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整体式差速器壳的内端球面加工刀具和方法,因此提高了差速器的部件的安装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体式差速器壳,包含有具有第一孔体的差速器壳本体、设置在第一孔体的内端敞口部上的扩展部。
由于设计了扩展部,在第一孔体的内端敞口部车削出扩展部,不再对第一孔体的内端敞口部进行锪刀成形,因此提高了差速器的部件的安装精度。
本发明设计了,扩展部设置为内端球面。
本发明设计了,差速器壳本体设置为包含有壳部、第一筒部、盘部和第二筒部并且在壳部的其中一个端端面部设置有盘部,在壳部的其中一个端端面中间部设置有第一筒部并且在壳部的其中另一个端端面中间部设置有第二筒部,在壳部的前后端端面部设置有窗口体并且在壳部上设置有第一孔体,在第一孔体的内端敞口部上设置有内端球面并且在第一筒部中设置有第二孔体,壳部、第一筒部和第二筒部分别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盘部设置为圆形环状体,第一孔体和第二孔体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窗口体设置为矩形孔状体,内端球面设置为球面体。
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内端球面与差速器的部件的安装面增大,对润滑油的承载面增大,提高了差速器的部件的运动性能。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整体式差速器壳的内端球面加工刀具,包含有设置在回转刀架和整体式差速器壳之间的探伸梁装置、设置在探伸梁装置上并且用于对内端球面进行切削成形的车刀、设置在车刀和探伸梁装置之间并且用于把车刀安装在探伸梁装置上的压紧螺杆。
由于设计了探伸梁装置、车刀和压紧螺杆,通过探伸梁装置,实现了把车刀和压紧螺杆安装在壳部中,通过车刀和压紧螺杆,实现对内端球面进行车削成形,保证了内端球面的加工精度和粗糙度,不再对第一孔体的内端敞口部进行锪刀成形,因此提高了差速器的部件的安装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云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云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95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源箝位推挽升降压式直流变换器
- 下一篇:气瓶缝焊滚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