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茯苓软糖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7701.6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耿晓桐;谢炆潜;王冰楠;王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农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A23G3/36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吴林 |
地址: | 464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茯苓 软糖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茯苓软糖及其制作方法,茯苓软糖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茯苓8‑12%,陈皮4‑6%,山楂粉2‑4%,明胶18‑22%,果胶0.4‑0.8%,白糖25‑35%,余量为水;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上述原料;S2:将茯苓打碎,山楂磨粉,将茯苓与陈皮加水浸泡后煎煮滤出渣滓得到第一提取液;S3:向渣滓中加水煎煮后过滤得到第二提取液;S4:将两种提取液混合并离心,取上层清液浓缩至茯苓软糖倒模前总重的20%;S5:将食用胶加入上层清液中浸泡后融化得到胶液;S6:向胶液中加入山楂粉和白糖并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即得到茯苓软糖。本发明采用茯苓山楂陈皮等天然食材制得软糖,与普通软糖相比更益于儿童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茯苓软糖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软糖一般为酸甜味型,是儿童较为喜爱的零食之一。但是目前市售的软糖均添加了大量食品添加剂,如色素、甜味剂等,长时间食用并不利于儿童健康;另一方面,儿童如果食用较多软糖,会引起自身消化不良,吃饭时胃口不好,影响营养摄入进而影响身体发育。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种成分更加天然健康的软糖,同时需要保证软糖的风味与口感,使儿童更易接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茯苓软糖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茯苓软糖,其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
茯苓8-12%,陈皮4-6%,山楂2-4%,明胶18-22%,果胶0.4-0.8%,白糖25-35%,余量为水。
优选的,茯苓与陈皮的质量比为2:1。
本发明还提供了茯苓软糖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按质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
茯苓8-12%,陈皮4-6%,山楂2-4%,明胶18-22%,果胶0.4-0.8%,白糖25-35%,余量为水;
S2:将茯苓打碎,山楂磨粉并过筛得到山楂粉,后将茯苓与陈皮混合并装入透水袋中,将透水袋置于容器中加水浸泡25-35min,煎煮提取25-35min,后取出透水袋滤除渣滓得到第一提取液;
S3:将渣滓加水煎煮提取25-35min,过滤得到第二提取液;
S4:将第一提取液与第二提取液混合后离心14-16min,离心完毕后取上层清液,将上层清液减压浓缩至茯苓软糖倒模前总重的20%;
S5:将明胶和果胶混合并加入上层清液中浸泡25-35min,浸泡结束后于65-75℃水浴中将明胶与果胶融化于上层清液中得到胶液;
S6:向胶液中加入山楂粉和白糖同时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即得到茯苓软糖。
优选的,S2中加入水的质量为茯苓与陈皮总质量的8-10倍。
优选的,S3中加入水的质量为渣滓质量的7-8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茯苓软糖,采用茯苓、陈皮和山楂作为主要原料,在中医中,茯苓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陈皮主治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山楂主治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本发明将上述材料制成软糖,满足了儿童对软糖类零食的需求的同时可促进儿童消化,提升食欲,以促进儿童营养吸收,与普通软糖相比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更加有益。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茯苓软糖,其不添加任何色素、矫味剂等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对儿童来说更加安全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农林学院,未经信阳农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77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