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端口直流电源及组合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7601.7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3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叶发厅;马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219 | 分类号: | H02M7/2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叶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端 直流电源 组合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口直流电源包括多绕组变压器、功率单元,所述多绕组变压器内包括有10kV的输入绕组与27组380V的输出绕组,所述输出绕组与功率单元交流输入端相连,功率单元直流输出端分为750V输出和825V输出;提供了多端口灵活组合的方法实现多直流电压等级供电端口,端口多、电压等级多、复用功能多,适应各种类型工况和测试场合;多绕组变压器技术成熟,可以大大降低功率单元直接相连的技术难度;功率单元的结构、尺寸、器件规格可以采用统一型号,所有功率单元采用同一设计,便于相互替换和维护;通过本发明直流侧的组合控制方式,可以使各端口电压同时存在且降低多绕组变压器的低压侧X,Y,Z绕组的绝缘水平,达到降低多绕组变压器尺寸和成本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变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端口直流电源及组合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不断发展,各类新型负荷不断增多,各种新型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增多,导致各种直流电源、直流测试电源、工业供电直流系统电源增多,尤其是对电压接口的多等级需求越来越明显。
如各类型直流电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多,750V直流变频空调用电源、750V低压电能质量治理设施测试逆变性能的电源、1500V地铁用供电电源、3000V和3300V专用设备测试电源、6000V和6300V及100000V高压电力电子设备实验电源等各类电源需求明显增多,但是传统电源电压接口少、适配范围小,尤其在高压直流电源领域,多为脉冲式输出电源,而稳定输出型高压电源严重匮乏,尤其具有多接口、多电压等级的复用型直流电源更是鲜有研究。
不难看出,现有技术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端口直流电源及组合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端口直流电源包括:多绕组变压器、功率单元,所述多绕组变压器内包括有10kV的输入绕组与27组380V的输出绕组,所述输出绕组与功率单元交流输入端相连,功率单元直流输出端分为750V输出和825V输出,各所述的功率输出单元通过不同的电路连接组合构成多输出端口,各所述输出端口为共存,且各输出端口输出电压不同;
27组所述的输出绕组分为X,Y,Z三组,每组9个,依次定义为X1~X9,Y1~Y9,Z1~Z9,且编号相同的低压绕组绝缘水平相同、同一组内任一绕组相对相邻绕组的绝缘水平相同、组与组之间绕组的绝缘水平相同。
优选的,所述功率单元共有27个,所述功率单元分为A,B,C三组,每组9个:
A组所述的功率单元的直流输出为依次为(A1,An1,750V)、(A2,An2,750V)、(A3,An3,750V)、(A4,An4,750V)、(A5,An5,750V)、(A6,An6,825V)、(A7,An7,825V)、(A8,An8,825V)、(A9,An9,825V);
B组所述的功率单元的直流输出依次为(B1,Bn1,750V)、(B2,Bn2,750V)、(B3,Bn3,750V)、(B4,Bn4,750V)、(B5,Bn5,750V)、(B6,Bn6,750V)、(B7,Bn7,750V)、(B8,Bn8,750V)、(B9,Bn9,750V);
C组所述的功率单元的直流输出依次为(C1,Cn1,750V)、(C2,Cn2,750V)、(C3,Cn3,750V)、(C4,Cn4,750V)、(C5,Cn5,750V)、(C6,Cn6,825V)、(C7,Cn7,825V)、(C8,Cn8,825V)、(C9,Cn9,825V);
任一所述的功率单元的直流输出端为(Pm,Pnm,750V),其中Pm为功率单元直流输出正极,Pnm为功率单元直流输出负极,P=A/B/C,m=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7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