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通气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7218.3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4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髙桥匠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7/027 | 分类号: | F16H57/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通气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通气结构,可将通气管的前端部可靠地固定而消除由振动引起的不良情况,并且可防止通气管的前端开口部的浸水。一种车辆的通气结构,使从形成于壳体(2A)的上部的通气孔(2a)延伸的通气管(8)的前端开口部向大气中开口,由此抑制壳体(2A)内的压力上升,其中,在竖立设置于壳体(2A)的上部的组装用吊板(10)上所安装的管托架(11),以向上方立起的状态安装通气管(8)的前端部(8A),并且以作为组装用吊板(10)上所形成的开口部(10a)~开口部(10c)中的至少一个的开口部(10a)位于比通气管(8)的前端开口部更靠上方处的方式配置所述通气管(8)的前端部(8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抑制车辆的壳体内的压力上升的通气结构。
背景技术
例如,在车辆所搭载的变速器的壳体内收容有各种齿轮等,但若壳体内的温度因这些齿轮的旋转而上升,则壳体的内压上升,产生内部的油向壳体外泄漏等问题。
因此,在车辆中设置有作为使壳体内与大气连通来抑制壳体内的压力上升的通风装置的通气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所述通气装置发挥以下功能:使从在壳体的上部开口的通气孔延伸的通气管的前端开口部经由其上所被覆的通气盖向大气中开口,由此使壳体内与大气连通,抑制由壳体内的温度上升引起的内压上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9-1089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通气装置的通气管需要在浸水的可能性低的部位开口。因此,通气管采用了例如在由配置于发动机室内的发动机、散热器、空气滤清器、发动机架等各种设备包围的部位使前端开口部开口的结构。而且,为了防止车轮溅起的水的抽吸,所述通气管的前端开口部应设置于距地面尽可能高的位置。为此,需要使通气管的前端部向上方立起。
然而,若使通气管的前端部立起至上方的高位置,则管的长度相应地变长。另外,若延长通气管的长度,则在车辆的行驶中通气管容易振动,也有通气管与壳体的安装部(插入部)容易磨损的担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通气结构,可将通气管的前端部可靠地固定而消除由振动引起的不良情况,并且可防止所述通气管的前端开口部的浸水。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车辆的通气结构,使从形成于壳体2A的上部的通气孔2a延伸的通气管8的前端开口部向大气中开口,由此抑制所述壳体2A内的压力上升,所述车辆的通气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8的包括所述前端开口部的前端侧的一部分即前端部8A以向上方立起的状态卡止在竖立设置于所述壳体2A的上部的组装用构件10,并且,以所述组装用构件10上所形成的开口部10a~10c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比所述通气管8的所述前端开口部更靠上方处的方式配置所述通气管8的所述前端部8A。
根据本发明,沿着竖立设置于壳体的上部的已设组装用构件来使通气管的前端部向上方立起,从而将所述前端部安装于刚性高的组装用构件,因此通气管的前端部的振动得到抑制,可防止壳体内的油从通气管的前端开口部向壳体外流出这一不良情况的发生。而且,通气管的前端开口部在距地面比较高的位置开口,因此车轮溅起的水向通气管的抽吸得到抑制。
另外,通过组装用构件防止通气管的前端开口部的浸水,可更有效地防止水向通气管内的抽吸。此外,也可在将通气管的前端部安装于组装用构件之后,将组装用构件与通气管一起安装于壳体,从而它们的装配性提高。
此处,可在用于将所述壳体2A安装于车身的安装部5与所述组装用构件10之间,配置所述通气管8的所述前端部8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7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 下一篇:细胞容纳容器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