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DNA羟化酶TET1的纳米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1946.3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1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阳;胡娟;姚洁;潘丽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18 | 分类号: | C12Q1/6818;C12Q1/6825;C12Q1/48;C12Q1/2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dna 羟化酶 tet1 纳米 传感器 及其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DNA羟化酶TET1的纳米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纳米传感器包括发夹探针、T4噬菌体β‑葡萄糖基转移酶、内切酶、量子点;所述发夹探针为能够形成茎环结构的单链DNA,所述发夹探针的一端连接荧光剂,另一端能够与量子点配合连接,形成茎环结构的茎区域含有被内切酶识别并剪切的位点,所述位点含有5‑甲基胞嘧啶;量子点与荧光剂能够配合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本发明提供的纳米传感器不涉及任何特异性抗体,能够简单、快速灵敏定量检测TET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检测DNA羟化酶TET1的纳米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DNA羟化酶TET1是一种Fe(II)和2-氧戊二酸依赖的双加氧酶,它在哺乳动物中负责DNA 5-甲基胞嘧啶(5mC)羟甲基化。TET1表达失调与多种遗传性疾病和癌症密切相关。因此,准确灵敏地定量TET1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据发明人研究了解,目前TET1检测方法包括染色质免疫沉淀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蛋白免疫印迹法、薄层色谱分析法、电化学传感器等。染色质免疫沉淀法是将一定长度范围内的蛋白质-DNA片段随机切成一定长度的染色质片段,并通过免疫沉淀法将与靶蛋白结合的DNA片段特异性地浓缩,以研究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关系的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酶标抗原和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的方法。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是基于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分析方法,可用于检测复杂样品中的特定蛋白。薄层色谱分析法(TLC)根据不同的迁移速率在TLC板上分离TET蛋白介导的甲基胞嘧啶氧化物以分析TET蛋白活性。但是,发明人研究发现,这些方法具有需要大量TET1特异性抗体、高样本输入量、耗时的分离操作、灵敏度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DNA羟化酶TET1的纳米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纳米传感器不涉及任何特异性抗体,能够简单、快速灵敏定量检测TET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方面,一种检测DNA羟化酶TET1的纳米传感器,包括发夹探针、T4噬菌体β-葡萄糖基转移酶、内切酶、量子点;
所述发夹探针为能够形成茎环结构的单链DNA,所述发夹探针的一端连接荧光剂,另一端能够与量子点配合连接,形成茎环结构的茎区域含有被内切酶识别并剪切的位点,所述位点含有5-甲基胞嘧啶;
量子点与荧光剂能够配合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另一方面,一种上述纳米传感器在检测DNA羟化酶TET1活性中的应用。
第三方面,一种DNA羟化酶TET1活性的检测方法,提供上述检测DNA羟化酶TET1的纳米传感器;步骤如下:
1)将所述纳米传感器孵育成茎环结构;
2)将形成茎环结构的纳米传感器与含有DNA羟化酶TET1的待测溶液混合后进行反应;
3)将步骤2)反应后的反应物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T4噬菌体β-葡萄糖基转移酶进行反应;
4)将步骤3)反应后的反应物与内切酶进行消化反应;
5)将步骤4)获得的消化产物与量子点进行反应,然后进行荧光检测。
第四方面,一种检测DNA羟化酶TET1的试剂盒,包括上述纳米传感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缓冲溶液。
第五方面,一种上述纳米传感器或试剂盒在筛选DNA羟化酶TET1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19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