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合现实的机器人遥操作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8744.3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1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攀峰;李陇南;马志强;常海涛;张夷斋;刘正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刘新琼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合 现实 机器人 操作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混合现实的机器人遥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粗操作模式CMM和精细操作模式FMM;CMM模式用于机器人远距离大范围运动;FMM模式用于小范围的精细运动;CMM模式和FMM模式通过机器人控制软件的虚拟按钮进行切换;
步骤2:机器人方向控制规则;
在CMM模式下,操作者通过机器人控制软件的虚拟代理确定机器人移动方向;在FMM模式中,当前的参考方向°Xstr恒定为机器人移动方向;
步骤3:机器人位置控制规则;
步骤3-1:采用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方法定义FMM模式中的位置控制规则;
设Xr1代表机器人控制软件交互代理中心的位置,Xr3代表机器人末端执行器Xs的当前位置,Xr2是机器人移动路线和目标的交点,同时定义机器人控制软件交互代理和机器人位置之间的误差为:
ep(t)=Xr1(t-T)-Xo(t)
其中T代表时延,Xo(t)代表机器人的初始位置;
基于ep(t),定义如下的模糊隶属度μ1,μ2,μ3,μ1+μ2+μ3=1:
其中,r和R分别代表机器人当前状态工作空间的两个圆形区域半径,σ1和υ>>1为正常数;
机器人参考控制信号表示为:
Xr(t)=μ1Xr1(t-T)+μ2Xr2(t)+μ3Xr3(t)
当交互代理在||ep||2≤r区域内时,交互代理完全控制机器人;
当交互代理在r≤||ep||2≤R区域内时,机器人的姿态由Xr1和Xr2共同决定;通过设置σ1,Xr1的控制权限传递给Xr1和Xr2;因此,机器人在Xr2的影响下不会超出最大的操作空间;
当交互代理在||ep||2R区域时,被定义为操作失误;通过设置υ>>1,机器人将不受交互代理的控制,并停留在当前的位置,此时μ3将增加到1;当机器人当前的位置Xs到达参考轨迹,机器人工作空间将会被更新;初始位置X0在||Xs-Xr||≤ξs被更新到当前的位置;
通过利用上述的模糊隶属度和更新规则,更新机器人工作区域允许交互代理驱动机器人每步进行微小的移动;
步骤3-2:CMM模式中的位置控制规则,通过让r大于机器人物理工作空间的半径,交互代理完全控制机器人进行大范围的移动;
步骤4:机器人速度控制规则;
步骤4-1:在FMM模式设置基于模糊速度边界:
其中bu2和bl2均大于零,分别代表最大边界和最小边界值;σ21为正常数,代表变化率,代表模糊隶属度,有如下的定义:
其中,u1,tk-1代表u1在tk-1时刻的值,u1,tk代表u1在tk时刻的值;
步骤4-2:在CMM模式中设置基于模糊的速度边界:
其中bu1和bl1分别代表最大边界和最小边界,uυ1和σ1有如下的定义:
σ1=(σu-σl)*uυ1+σl
上式中σu1,σl1,二者均为正常数;Xs代表末端执行器的位置,Xo机器人的位置;
步骤4-3:当机器人在初始位置X0时,模糊隶属度uυ1趋近于0,此时边界Bv1在其最小的边界,目的在于阻止机器人突然运动;在机器人运动当中,速度边界会增加到最大值边界,加速机器人的运动;当机器人到达期望的位姿,uυ1到达1,通过降低速度的边界达到减速机器人的目的;
步骤5:机器人力控制规则;
假定外部力的估计极限为常值Bf,任何超过Bf的力均被视为能导致系统崩溃的硬接触;如果机器人撞击某个物理障碍,估计力突变到Bf,在这一时刻机器人的位置被记录为Xsf,在力反馈机制作用下,促使机器人远离障碍物;中心点Xc会不断更新,其中以Xc为中心的同心圆半径分别为r和R,Xc位于Xsf和Xs直线上,同时Xc满足如下条件:
||Xsf-Xc||2=R
||Xs-Xc||2≤|Xsf-Xc||2
交互代理Xr1在最大的圆环外边,即它无法阻止机器人撞击物理障碍;机器人当前的位置Xs(Xr3)具有控制优先权,机器人将保持在当前的位置,阻止机器人与硬物体或者物理障碍的重复撞击;
步骤6:机器人状态受限下控制器的设计:
远端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qs,分别代表关节位置、关节速度、关节加速度,Ms(qs)代表惯量矩阵,代表离心力和柯氏力矩阵,Gs(qs)代表重力项,代表边界扰动,包括机器人的摩擦;τs代表控制输入,J代表雅克比矩阵,Fe代表无源环境力;
假设Fe未知,利用力观测器对其进行估计,估计力为且△e为估计误差,估计误差包含未知的动力学、噪声和加速度信息;
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估计动力学,则:
其中,为未知的估计误差、噪声、干扰和△e;Ms,Cs,Ds和Es均为时变的系数,用来描述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控制输入τs有如下形式:
τs=τ1+τ2+τ3
其中
其中,τ1用来弥补系统的动力学和不确定项来以此来增加系统的稳定性,τ2是与位置误差有关的速度阻尼项,为已知项,包含未知噪声、扰动和环境力的估计误差,c3为控制增益,且满足c30,φ1为大于1的常数,0φ21;
采用如下的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解决机器人状态受限问题:
其中z1=s1-α1,z2=s2,z3=s3-α2,α1和α2为虚拟的控制项,其中虚拟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87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