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抹灰进度信息自动收集的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8811.3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7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邓逸川;邓晖;苏成;欧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7/13 | 分类号: | G06T7/13;G06T7/80;G06K9/62;G06K9/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抹灰 进度 信息 自动 收集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抹灰进度信息自动收集的方法及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采集抹灰图像,建立抹灰图像数据库,将拍摄到的待检测抹灰图像进行分类和识别;通过计算机视觉获取抹灰施工的边界轮廓,并将抹灰施工的边界轮廓以折线的形式提取出来;根据识别的结果,利用累计投票算法判断出抹灰施工的边界轮廓所处的方位;对拍摄相机进行标定;使用Autodesk Revit建模软件中的Revit族编辑器自定义一个相机族作为模型中虚拟的拍摄相机,获取拍摄相机与整个室内空间的相对位置,计算出建筑抹灰工作进度,该方法和装置能够实时计算出抹灰的面积和进度,能有效节约人力和物力,为工人劳动效率变化规律的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精确的工人劳动效率统计提供了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进度智能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抹灰进度信息自动收集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进度控制一直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卓有成效的进度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者及时、正确的决策,而准确、及时且直观的施工现场进度信息则是管理者决策成功的关键因素。大部分建设项目仍采用传统的人工检查的方式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进度,这种方式不仅浪费人力、耗费时间,且过于依赖工人经验,易出错,信息反馈不及时,进度情况也只是以表格和文字的形式,不利于管理者的决策。
近几年,廉价和高分辨率的手机、数码相机和其他图像拍摄设备的普及使得高清晰度图像的获取变得极为简单。图像中像素的R、G、B三个颜色通道的数值及各像素之间的色彩关系存储了大量的信息,逐渐成熟的计算机视觉算法不仅能够读取、改变及重新保存这些信息,更能借助如今大热的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算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学习和识别。也即是说,计算机视觉技术能够模仿甚至代替人,对图像中的场景作为判断,再考虑到低成本的内存以及不断增加的带宽容量,利用图像获取设备、计算机视觉技术和网络传输的施工现场信息自动化收集方式成为了可能。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设施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它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旨在提供一个服务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模型,该模型不仅具有建筑物的功能特性、几何信息及构件的几何、材质、功能属性,同时还集合了项目的成本、进度和安全等信息。目前,我国通过应用BIM技术,已有大量建设项目成功地实现了设计方案三维可视化、设计错误检测、4D施工模拟和施工现场信息集成等。然而,BIM所能为建筑业提供的科技革新力远不止如此,BIM的信息化理念使得它能够与其他各学科结合,如BIM与GIS的结合应用于建筑材料的运输、BIM与计算机语义识别技术结合应用于建筑的合规检测以及BIM与计算机视觉相结合应用于施工现场的进度、安全管理等。
当前关于施工现场智能化管理的相关方法主要集中于信息管理和进出管理等方面,在智能监控工人抹灰工作的进度及劳动分析中存在很大的空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建筑抹灰进度信息自动收集的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和装置能够实时计算出抹灰的面积和进度,可以将实际完成进度进行可视化展示,能有效节约人力和物力,为工人劳动效率变化规律的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精确的工人劳动效率统计提供了可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抹灰进度信息自动收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集抹灰图像,建立抹灰图像数据库,将拍摄到的待检测抹灰图像进行分类和识别;
步骤S2,通过计算机视觉获取抹灰施工的边界轮廓,并将抹灰施工的边界轮廓以折线的形式提取出来;
步骤S3,根据步骤S1的识别结果,利用累计投票算法判断出抹灰施工的边界轮廓所处的方位;
步骤S4,对拍摄相机进行标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未经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8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