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悬置衬套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7312.4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6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饶宇;王乐酉;郝锌;邓启文;张宇江;刘建全;卢成勇;唐海翔;朱思龙;王明波;兰磊;蒋翠;陈磊;胡礼;向用均;王达浪;王梁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2D21/09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罗明理 |
地址: | 62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车架 悬置 衬套 装配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的是汽车领域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悬置衬套装配结构,包括通过螺栓依次穿插连接固定的悬置连接支架、悬置衬套、缓冲限位块和螺母,所述悬置衬套固定在安装支架上,所述悬置衬套的前端面设有缓冲凸块,缓冲凸块与悬置连接支架之间留有缓冲间隙,所述缓冲限位块的边缘内侧设有缓冲垫,缓冲垫与圆形套管的后端面之间留有缓冲间隙。当动力总成产生向前的位移时,通过悬置衬套的缓冲作用和缓冲凸块进行缓冲和限位,避免动力总成产生过渡向前位移,当动力总成产生向后位移时,缓冲限位块将会与圆形套管接触进而实现缓冲和限位,从而有效提升悬置系统的轴向刚度,并通过限位缓冲防止衬套产生过渡位移,提升悬置衬套的疲劳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悬置衬套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新能源汽车也越来越普及。而电机作为新能源车的动力源对其隔振的要求相对于燃油车更高,因此对悬置衬套的性能要求也更高。对于新能源汽车广泛采用的X轴向布置的悬置衬套结构,其轴向刚度相对较低,容易导致动力系统在加速和减速时轴向位移较大,一方面使悬置衬套寿命降低,同时也会使汽车产生扭矩冲击。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悬置衬套装配结构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升副车架悬置系统轴向刚度的悬置衬套装配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悬置衬套装配结构,包括通过螺栓依次穿插连接固定的悬置连接支架、悬置衬套、缓冲限位块和螺母,所述悬置衬套固定在安装支架上,所述悬置衬套的前端面设有缓冲凸块,缓冲凸块与悬置连接支架之间留有缓冲间隙,所述缓冲限位块的边缘内侧设有缓冲垫,缓冲垫与安装支架的后端面之间留有缓冲间隙。
进一步的是,所述安装支架的中部设有圆形套管,所述悬置衬套压装在圆形套管内,所述缓冲限位块的缓冲垫与圆形套管的后端面之间留有缓冲间隙。
进一步的是,所述悬置衬套包括内骨架和外骨架,以及填充在两者之间的橡胶弹簧结构,所述外骨架靠近悬置衬套前端的一端设有法兰翻边。
进一步的是,所述缓冲凸块位于法兰翻边外侧,与橡胶弹簧结构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是,所述悬置衬套的内骨架的前后两端分别超出缓冲凸块和外骨架后端。
进一步的是,所述缓冲限位块为中部向内侧凸起的条形结构,该条形结构中部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缓冲垫位于该条形结构的两端内侧。
进一步的是,所述安装支架为筒状结构,通过压装并焊接固定在汽车副车架横梁的安装孔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安装孔为腰形孔,腰形孔的长轴方向与横梁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安装支架的外形与该腰形孔一致。
进一步的是,所述圆形套管的后端位于安装支架的后端内,所述缓冲限位块位于圆形套管的后端与安装支架的后端之间的空腔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悬置衬套的前端面设置缓冲凸块,在缓冲限位块的边缘内侧设有缓冲垫,当动力总成产生向前的位移时,通过悬置衬套的缓冲作用和缓冲凸块进行缓冲和限位,避免动力总成产生过渡向前位移,当动力总成产生向后位移时,缓冲限位块将会与圆形套管接触进而实现缓冲和限位,从而有效提升悬置系统的轴向刚度,并通过限位缓冲防止衬套产生过渡位移,提升悬置衬套的疲劳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螺栓,2-悬置连接支架,3-悬置衬套,4-缓冲限位块,5-螺母,6-安装支架,7-横梁,31-内骨架,32-外骨架,33-橡胶弹簧结构,34-法兰翻边,35-缓冲凸块,41-缓冲垫,42-通孔,61-圆形套管,71-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73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杆体端面盲孔深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多连杆轻量化后副车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