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通风管及含该加热通风管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0246.1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9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黄运忠;宋志兵;黄华;杨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通风管 燃油 蒸发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通风管及含该加热通风管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该加热通风管包括第一快插接头和第二快插接头,所述第一快插接头与第二快插接头之间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外套设有保护管;所述通气管外壁与保护管内壁之间形成的夹腔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螺旋延伸的电阻丝,所述电阻丝用于对通气管内流动的气体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快插接头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电阻丝通电或者断电的温控开关。本发明的加热通气管路不仅具备通气管路本身功能,同时也具备降低炭罐蒸发排放值的功能,而且结构简单、温度可控,整车上方便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燃油蒸汽排放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通风管及含该加热通风管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炭罐可吸附来自燃料箱挥发出燃油蒸汽,发动机工作时进气歧管内负压可将炭罐内吸附的燃油蒸汽输送至燃烧室内参与燃烧。这样炭罐既减少燃油蒸汽的挥发有实现了节能的目的。但是,因节能减排的要求混动车型会越来越多,这类车型主要的特点是发动机的工作时间越来越短,会造成炭罐内吸附的燃油蒸汽无法脱附干净,车辆在停车时会造成从炭罐内挥发出的燃油蒸汽较多。近些年来国家已经开始执行国六排放法规对整车的燃油蒸发排放限值为0.7g/test,未来国七排放法规肯定会加严整车的燃油蒸发排放量。为了满足更低的排放限值,最经济的对策方案是提高发动机工作时长来提高脱附体积,这样势必会造成节能减排的目标无法达成。
经过研究发现在相同的空气体积量的条件下,通过炭罐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温度高,炭罐内的燃油蒸汽更容易被空气带入发动机,炭罐内残留量会更少,那么燃油蒸汽排放量变少,因此,提高其空气温度同样也是降低燃油蒸发排放和加油排放的一个重要方法。为了提高进入炭罐的空气温度,现已公开的专利中申请号为201110212977.6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炭罐总成,基本结构为在炭罐的通大气口端连接单独一个加热模块来实现提高进入炭罐的空气温度。上述技术方案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缺少温度控制的策略,如果PTC加热元件长期工作存在不仅会存在耗能问题,还会造成炭罐塑料材料寿命降低风险;(2)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元件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温度可控且成本可控的加热通风管及含该加热通风管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热通风管,包括第一快插接头和第二快插接头,所述第一快插接头与第二快插接头之间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外套设有保护管;所述通气管外壁与保护管内壁之间形成的夹腔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螺旋延伸的电阻丝,所述电阻丝用于对通气管内流动的气体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快插接头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电阻丝通电或者断电的温控开关。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地,所述第一快插接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线束接头,所述壳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温控开关、密封圈以及弹片锁结构,所述弹片锁结构用于与外部连接接头卡接,所述密封圈用于与外部连接接头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地,所述壳体的侧部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插头,所述插头用于与通气管过盈插接。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地,所述温控开关具有第一触端和第二触端,所述线束接头具有第一PIN针脚和第二PIN针脚,所述电阻丝具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所述温控开关的第一触端与线束接头的第一PIN针脚相连,所述温控开关的第二触端与电阻丝的第一接头相连,所述线束接头的第二PIN针脚与电阻丝的第二接头相连。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地,所述温控开关还包括感温探头,所述感温探头位于壳体用于监测其内部流动气体的温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灰滤器总成、通风电磁阀、炭罐总成、燃油箱总成,以及上述的加热通风管,所述加热通风管设置在灰滤器总成与通风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上或者设置在通风电磁阀与炭罐总成之间的管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0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WSN中的匿名身份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
- 下一篇:变电站主控室二次施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