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通风管及含该加热通风管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0246.1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9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黄运忠;宋志兵;黄华;杨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通风管 燃油 蒸发 控制系统 | ||
1.一种加热通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快插接头(1)和第二快插接头(2),所述第一快插接头(1)与第二快插接头(2)之间连接有通气管(3),所述通气管(3)外套设有保护管(4);所述通气管(3)外壁与保护管(4)内壁之间形成的夹腔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螺旋延伸的电阻丝(5),所述电阻丝(5)用于对通气管(3)内流动的气体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快插接头(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电阻丝(5)通电或者断电的温控开关(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通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快插接头(1)包括壳体(1.2),所述壳体(1.2)的上端设置有线束接头(1.3),所述壳体(1.2)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温控开关(1.1)、密封圈(1.4)以及弹片锁结构(1.5),所述弹片锁结构(1.5)用于与外部连接接头卡接,所述密封圈(1.4)用于与外部连接接头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通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的侧部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插头(1.6),所述插头(1.6)用于与通气管(3)过盈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热通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开关(1.1)具有第一触端(1.11)和第二触端(1.12),所述线束接头(1.3)具有第一PIN针脚(1.31)和第二PIN针脚(1.32),所述电阻丝(5)具有第一接头(5.1)和第二接头(5.2);
所述温控开关(1.1)的第一触端(1.11)与线束接头(1.3)的第一PIN针脚(1.31)相连,所述温控开关(1.1)的第二触端(1.12)与电阻丝(5)的第一接头(5.1)相连,所述线束接头(1.3)的第二PIN针脚(1.32)与电阻丝(5)的第二接头(5.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通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开关(1.1)还包括感温探头(1.13),所述感温探头(1.13)位于壳体(1.2)用于监测其内部流动气体的温度。
6.一种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灰滤器总成(6)、通风电磁阀(7)、炭罐总成(8)、燃油箱总成(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加热通风管(10),所述加热通风管(10)设置在灰滤器总成(6)与通风电磁阀(7)之间的管路上或者设置在通风电磁阀(7)与炭罐总成(8)之间的管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罐总成(8)包括大气管口(8.1)、脱附管口(8.2)以及吸附管口(8.3),所述脱附管口(8.2)上设置有脱附控制阀(11),所述吸附管口(8.3)与燃油箱总成(9)相连;所述炭罐总成(8)与燃油箱总成(9)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加热通风管(10)设置在灰滤器总成(6)与通风电磁阀(7)之间的管路上时,所述加热通风管(10)的一端与灰滤器总成(6)相连,所述加热通风管(10)的另一端与通风电磁阀(7)的一端相连,所述通风电磁阀(7)的另一端与炭罐总成(8)的大气管口(8.1)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加热通风管(10)设置在通风电磁阀(7)与炭罐总成(8)之间的管路上时,所述加热通风管(10)的一端与通风电磁阀(7)连接,所述加热通风管(10)的另一端与炭罐总成(8)的大气管口(8.1)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13),所述压力传感器(12)的压力信号输出端与发动机控制单元(13)的压力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13)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通风电磁阀(7)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加热通风管(10)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以及脱附控制阀(1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02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WSN中的匿名身份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
- 下一篇:变电站主控室二次施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