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及其血清型鉴定的多重PCR引物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0114.0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0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梅;黄瑜;程龙飞;傅光华;施少华;万春和;傅秋玲;刘荣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6;C12Q1/04;C12N15/11;C12R1/01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饶文君;蔡学俊 |
地址: | 350011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禽源多杀性巴氏 杆菌 及其 血清 鉴定 多重 pcr 引物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及其血清型鉴定的多重PCR引物,所述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本发明根据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数据库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中kmt1基因(Genbank:AF16259)、编码荚膜A型(capA)(Genbank:AF067175)和编码脂多糖(LPS1)基因簇等的保守序列进行引物设计,于国内外率先建立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及其血清型(A型和L1型)鉴定的多重PCR引物,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最低可检测116pg的核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及其血清型鉴定的多重PCR引物,属于兽医传染病学领域。
背景技术
多杀性巴氏杆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型众多,按照荚膜抗原的不同可以被分为 A、B、D、E、F 五种血清型;按照脂多糖抗原的不同可以被分为 16 种血清型(1-16)。五种荚膜血清型和 16种脂多糖血清型又被分别划分为五种荚膜基因型(A、B、D、E、F)和 8 种脂多糖基因型(L1-L8)。目前,根据我们团队前期的研究结合参考文献确定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优势荚膜型为A型,优势脂多糖型为L1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三个PCR才能分别鉴定出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血清型和脂多糖血清型,费时费力且浪费耗材,鉴于此,本发明建立快速、简便、敏感、特异的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及其血清型鉴定的多重PCR方法,旨在快速检测临床的疑似病例,还可用于血清型的鉴定,对于禽霍乱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该多重PCR鉴定方法的建立对于禽霍乱的有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发明的建立可填补国内外相关领域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及其血清型鉴定的多重PCR引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及其血清型鉴定的多重PCR引物,所述引物序列如下:
所述三组引物根据kmt1基因、编码荚膜A型(capA)和脂多糖(LPS1)基因簇的保守序列来设计合适大小的片段,分别用于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及其血清型的鉴定。该引物组合不仅能准确地鉴定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同时还能鉴定出它的血清型。
所述3组引物主要用来鉴定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血清型。第一组引物所扩增的产物为编码脂肪酶的基因,片段大小为230 bp;第二组引物所扩增的产物为编码荚膜A型的基因,片段大小为529 bp;第三组引物所扩增的产物为编码脂多糖LPS1型的基因,片段大小为763bp。
利用本发明的引物对PCR进行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各种优化,建立一套可用于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及其血清型鉴定的多重PCR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引物设计
参考NCBI 数据库中kmt1基因、编码荚膜A型(capA)和脂多糖(LPS1)基因簇的保守序列,利用Lasergene v 7.1 DNAStar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比较,利用Oligo 7.0软件,分别在保守区设计引物,并采用BLAST工具进行检索,验证其特异性。
2、反应体系的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0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用具有自动消毒功能的消毒柜
- 下一篇:一种绿色建筑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