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仪表盘性能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5494.7 | 申请日: | 2021-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0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治满;孙畅;胡正乙;刘英明;李洋;高翊;刘旭东;梁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21/01;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王超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视觉 汽车 仪表盘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仪表盘性能检测装置,涉及汽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料架、输送架、支撑盘和仪表盘夹持架。本发明中可保证仪表盘夹持架上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实现对仪表盘夹持架的自动对准处理,操作方便快捷,工作效率更高,可一次性实现对仪表盘的双面视觉检测处理,可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同时简化工作流程,减少对仪表盘的拿取操作,从而减少仪表盘的受损情况,柔性半球形块对仪表盘夹持架进行隔离处理,避免仪表盘夹持架之间相互接触,从而减少仪表盘的接触损伤,可有效加强柔性半球形块柔性缓冲性能,可有效加强仪表盘夹持架的稳定性,避免仪表盘受损,安全性能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仪表盘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盘是反映车辆各系统工作状况的装置。现代汽车仪表盘的面膜下制作了各式各样的指示灯或警报灯,例如冷却液液面警报灯、燃油量指示灯、清洗器液面指示灯、充电指示灯、远近光变光指示灯、变速器挡位指示灯、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指示灯、驱动力控制指示灯、安全气囊(SRS)警报灯等。汽车仪表盘在出厂前需要进行性能检测,保证汽车仪表盘的优品率,减少使用故障。机器视觉技术是一门涉及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心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学科。机器视觉主要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机器视觉技术最大的特点是速度快、信息量大、功能多。机器视觉技术已经应用到汽车仪表盘的性能检测装置中,可有效提高汽车仪表盘性能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现有的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仪表盘性能检测装置,对汽车仪表盘进行双面视觉检测工作效率不高,需要分批次对汽车仪表盘的两面进行机器视觉检测,且汽车仪表盘需要反复拿取操作,汽车仪表盘在检测过程中的损伤几率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仪表盘性能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仪表盘性能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料架、输送架和若干个仪表盘夹持架,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设有转动连接的支撑盘,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于所述支撑盘下方设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与所述支撑盘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盘顶部设有若干个与所述仪表盘夹持架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第二支撑架外壁于一个所述安装槽下方设有第一机器视觉检测器,所述第二支撑架外壁于所述安装槽上方设有第二机器视觉检测器,所述仪表盘夹持架和所述支撑盘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仪表盘夹持架外壁设有若干个限位块,所述支撑盘顶部于所述安装槽外侧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槽,所述支撑盘顶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顶部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导引槽,所述上料架设于所述支撑盘上方,所述上料架顶部于所述安装槽上方开设有与所述仪表盘夹持架相匹配的通槽,所述通槽外壁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所述上料架顶部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导引槽,所述上料架内壁于所述通槽外侧设有若干个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第二限位槽交错设置,所述安装腔内部竖直设有导引架,所述导引架延伸至所述通槽内侧,所述第一支撑架外壁一侧于一个所述安装槽下方设有第一伺服电缸,所述第一伺服电缸顶部设有托架,所述输送架设于所述第一伺服电缸一侧,所述支撑盘顶部设有第二伺服电缸,所述第二伺服电缸输出轴设有柔性弧形推板,所述输送架外壁套设有活动连接的输送带,所述第二机器视觉检测器设于所述第一机器视觉检测器上方,所述第一伺服电缸、所述上料架和所述第一机器视觉检测器交错设置,所述第一伺服电缸和所述第二伺服电缸相互垂直,所述第一伺服电缸和所述第二伺服电缸分别与所述输送带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架底部与所述支撑盘顶部的间距小于所述仪表盘夹持架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外侧设有辅助架,所述辅助架顶部设有若干个环形滑槽,所述支撑盘底部设有与所述环形滑槽相匹配的支撑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54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