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钢管束组合结构楼板反向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8801.0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4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黎;杜凯;李万喜;余永健;江志鹏;郑亚辉;轩莉;徐超杰;高舒;顾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25/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彬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钢管 组合 结构 楼板 反向 支撑 体系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钢管束组合结构楼板反向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包括桁架梁,所述桁架梁通过可调式支撑机构与H型钢梁连接。本发明通过桁架梁支撑连接在H型钢梁上可同时配置三层甚至多层楼承板实现错层穿插施工,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做法楼板由下而上逐层施工带来的工期长的问题;并且,该楼板反向支撑体系一次性投入少、成型效果好,解决了传统做法投入高、质量差二次处理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管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钢管束组合结构楼板反向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高层住宅结构类型正在快速演变,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PC装配式结构等多种结构类型,而钢管混凝土束组合结构(钢管束墙体+H型钢梁+桁架楼承板)作为新型结构形式已在多地市高层住宅领域展开推广应用。该结构体系钢管束墙体单节构件高度为三层,单节施工完成即为三层结构施工完成,但其下节钢管束墙体构件安装存在两点约束条件:一、下节钢管束安装条件为束内自密实混凝土强度达到80%(常规温度下约5天);二、其楼板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与该楼板上方的钢结构安装不应超过3个自然楼层。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受气候、保护措施及原材配比等影响不易缩短有效时间,因此加快楼板施工进度(三层楼板施工周期控制在5天),才能保证钢结构顺畅安装、钢结构和楼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流水作业等。
针对高层住宅而言,传统镀锌板材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体系可以满足三层同时铺装,但楼板钢筋、混凝土等分项工程作业前,其楼承板底部必须依据跨度设置独立支撑,导致楼板钢筋、混凝土等分项工程施工必须由下而上逐层施工,单层施工周期长,进而影响单节施工周期加长,导致整体工期长,无法形成流水作业。针对毛坯交付标准,镀锌板材底模拆除后,顶板成型效果差,楼承板搭接处形成错台,整体呈现波浪纹,需后期二次处理。同时镀锌板材底模周转率低,无回收厂家,一次投入高,综合成本高。因此改变楼板支撑体系,采用新型支撑体系,以达到错层穿插施工、施工周期快、综合成本低、成型效果好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钢管束组合结构楼板反向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管束组合结构的楼板钢筋、混凝土等分项工程的桁架楼承板须设置独立支撑导致须逐层施工从而使工期较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钢管束组合结构楼板反向支撑体系,包括桁架梁,所述桁架梁通过可调式支撑机构与H型钢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式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H型钢梁上的立柱和连接在桁架梁上的套筒,立柱通过紧固组件与套筒可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连接在套筒上的凸型螺母和连接在立柱上的凹型螺母,凸型螺母与凹型螺母插接配合;凸型螺母靠近凹型螺母的一侧设有凸起,凹型螺母上设有与凸起契合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型螺母与立柱螺纹连接;凸型螺母与套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上还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且紧固螺母位于凹型螺母远离凸型螺母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凹型螺母与立柱螺纹连接;凸型螺母与套筒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上还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且紧固螺母位于凹型螺母远离凸型螺母的一侧;紧固螺母和立柱配合的螺纹旋向与凸型螺母和套筒配合的螺纹旋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通过卡紧连接件与H型钢梁连接;所述卡紧连接件包括分别卡接在H型钢梁下翼缘两侧的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且所述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可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桁架梁上设有次龙骨,且次龙骨与桁架梁交叉设置;所述桁架梁和/或次龙骨上铺设有面板。
基于钢管束组合结构楼板反向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8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