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长侧链芳香族胺与2-酮丁酸合成L-2-氨基丁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9981.6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0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罗玮;胡佳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3/04 | 分类号: | C12P13/04;C12N9/10;C12N15/54;C12N15/7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玉仙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长侧链 芳香族 丁酸 合成 氨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长侧链芳香族胺与2‑酮丁酸合成L‑2‑氨基丁酸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ω‑转氨酶作为催化剂催化长侧链芳香族胺与2‑酮丁酸合成L‑2‑氨基丁酸。本发明筛选得到的ω‑转氨酶,用于制备L‑2‑氨基丁酸,该ω‑转氨酶ppTA在利用无论是芳香族胺—苄胺,还是长侧链芳香族胺‑‑S‑苯基丁胺,在合成L‑2‑氨基丁酸方面有巨大潜力,在生物医药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催化长侧链芳香族胺与2-酮丁酸合成L-2-氨基丁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手性胺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具有较高的科研和开发价值。手性胺L-2-氨基丁酸作为非天然氨基酸,是医药领域多种具有价值的化合物的手性前体,包括抗惊厥药物布瓦西坦和左乙拉西坦,以及用于结核病治疗的乙胺丁醇等。合成L-2-氨基丁酸的方法有很多,化学法反应条件苛刻、成本高昂、路线复杂。生物法进行催化合成或拆分相对于上述化学法具有明显优势,绿色环保,底物廉价,反应温和,选择性高。
ω-转氨酶(ω-transaminase,EC 2.6.1.X)是一类5’-磷酸吡哆醛依赖性酶,能介导酮的不对称还原胺化或手性胺动力学拆分。该酶相对于胺氧化还原酶,具有选择性高,无需辅因子,高芳香族胺活性的优点。最早的转氨酶于上个世纪中旬被发现,直至上世纪末在手性体研究方面出现了重大的进展,如今ω-转氨酶在不对称合成手性胺方面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酶最早在河流弧菌中发现并筛选而来,后逐渐被发现存在人苍白杆菌、节杆菌、紫色杆菌中等,并且研究充分且具有代表性。
非杆菌来源的ω-转氨酶报道较少,并且活性与应用远不如杆菌来源的酶。但是杆菌来源ω-转氨酶具有强烈底物抑制,以及底物适用性低,尤其涉及大于两个C的长侧链底物时毫无活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利用基因挖掘的便利性,找到非杆菌来源的酶活高,稳定性强,底物耐受性好的ω-转氨酶,并用于制备L-2-氨基丁酸,在利用无论是芳香族胺—苄胺,还是长侧链芳香族胺--S-苯基丁胺,在合成L-2-氨基丁酸方面有巨大潜力,在生物医药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催化芳香族长链胺与2-酮丁酸合成L-2-氨基丁酸的方法,包括采用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ω-转氨酶作为催化剂催化芳香族长链胺与2-酮丁酸合成L-2-氨基丁酸。
进一步地,编码所述的ω-转氨酶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进一步地,催化反应的体系包括:1~5U/mL的ω-转氨酶、5~15mM芳香族长链胺与5~15mM 2-酮丁酸。
进一步地,催化反应的条件是在25~40℃、pH 7~8条件下搅拌反应。
进一步地,催化反应通过加酸进行终止反应。
进一步地,所述的ω-转氨酶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制备:
(1)将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ω-转氨酶编码基因与质粒连接后转入宿主菌中,得到表达ω-转氨酶的重组菌;
(2)采用步骤(1)构建的重组菌诱导发酵生产得到含有ω-转氨酶的发酵粗酶液;
(3)将步骤(2)的发酵粗酶液进行纯化得到ω-转氨酶。
进一步地,所述的宿主菌为大肠杆菌。
进一步地,所述的质粒为pET28a(+)。
进一步地,所述的诱导发酵是在发酵至OD为0.5~0.7时,加入IPTG在15~18℃进行低温诱导产酶。
进一步地,所述的纯化包括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柱上样,咪唑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液经G25脱盐柱脱盐后超滤浓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99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