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芭蕉芋粉的制作工艺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1135.1 | 申请日: | 202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龚昌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昌树 |
主分类号: | C08B30/04 | 分类号: | C08B30/04;C08B30/06;C08B30/02;A23L29/30;A23L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韦海英 |
地址: | 6444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芭蕉 制作 工艺 及其 应用 | ||
一种芭蕉芋粉的制作工艺及其应用,包括准备制作工具、采挖、淘洗去皮、过滤、沉淀、装袋捶打、分块和烘干十个步骤。本发明具有芭蕉芋中含有丰富的天然粘液,能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而且这种粘液蛋白还具有很强的解毒能力,芭蕉芋营养价值也极高,能为人体补充多种微量元素,并且芭蕉芋还是一种典型的碱性食品,能加快人体内多种酸性物质代谢,可防止人类酸性体质出现,也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醇和脂肪的吸收,对于清热,解毒,利湿,消肿,黄疸,慢性痢疾,腹泻,神经管能症,红崩白带,月经不调,文痢咯血,健脾胃,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有非常好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制作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芭蕉芋粉的制作工艺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芭蕉芋是川南宜宾市兴文县莲花镇新明羅鼓垇龚氏汉族(今兴文县莲花镇高店村三组羅鼓垇)龚昌树祖辈遗留下来的独特手艺和制作工艺,芭蕉芋的产生与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龚氏汉族祖上居住地环境艰苦,生活条件差,粮食缺乏,人们常常会引起营养不良,胃痛,头晕,肾虚水肿,腰膝酸软,虚劳,颜面焦枯,寒性,寒酸,大便秘结,妇科疾病,等早衰现象。龚氏祖上便以芭蕉芋芋头为原料,将芭蕉芋制作食品来作为补充营养,抵抗疲劳,防病强身的法宝,芭蕉芋也由此而产生,龚氏芭蕉芋至今已有5代传承人进行制作运用,有200多年的历史。芭蕉芋粉是将食补和药补,食疗和药疗融为一体特色鲜明的强身健体,养生保健之品,芭蕉芋为美人蕉科的植物,别称;蕉藕。旱藕,姜藕,它是以芭蕉芋的制作工艺三洗三清,三刮三洗三清,磨碎加水,过滤,渣浆分离,多次除沙和杂质,浓缩精制,真空脱水,气流干燥,才成淀粉状,将淀粉制作成粉条皆为制作流程,繁琐的工序让我们的芭蕉芋粉更加美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芭蕉芋粉的制作工艺及其应用,对于营养不良,胃痛,头晕,肾虚水肿,腰膝酸软,虚劳,颜面焦枯,寒性,寒酸,大便秘结,妇科疾病等问题有一定的疗效,同时可以补充营养,抵抗疲劳,防病强身。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芭蕉芋粉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制作工具:刀、石缸、木锤、布袋、木架、炕干房、石磨;
(2)采挖:在冬季,芭蕉芋丰产时期采挖新鲜的芭蕉芋头;
(3)淘洗去皮:将采集的新鲜芋头分别放在木盆中淘洗,经过淘洗过后用刀去皮;
(4)粉碎:芭蕉芋头淘洗干净后放入石缸中用石墨进行粉碎;
(5)搅拌:粉碎后,往缸里加水进行搅拌;
(6)过滤:把浆液过滤到木桶中,使得渣浆分离;
(7)沉淀:木桶中沉淀,沉淀以后取出淀粉;
(8)装袋捶打:用布袋装好淀粉,吊在树杆上,用木锤反复捶打;
(9)分块:用手把淀粉分开成小块;
(10)烘干:将淀粉分成的小块瘫在烘干房进行烘干。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2)中采挖的芭蕉芋头应采用川南地区如宜宾市等地。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3)中可采用自来水进行淘洗5-10次至芋头干净为止。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5)搅拌过程中所加的水应为日常饮用水,使浆液的含水量保持在30%-60%之间。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7)中需沉淀4小时后取出淀粉。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8)中可从多个方向进行捶打淀粉,当淀粉的含水量为5%-20%时,即可结束捶打。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9)中将淀粉分成跟手掌大小的小块即可,厚度保持在3cm-6c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昌树,未经龚昌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11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侧停式辅助支架
- 下一篇:一种葡萄糖食用蚯蚓颗粒剂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