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燃料压力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4791.9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7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政弘;大原宏文;奥田孝义;平星聡文;叶叶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59/20 | 分类号: | F02M59/20;F02M59/44;F02M59/46;F02D4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港区南青山2***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燃料 压力 控制 装置 | ||
一种内燃机的燃料压力控制装置,可防止内燃机的起动时的燃料的压力的过冲,使内燃机的启动提前,由此确保良好的起动性。内燃机的燃料压力控制装置控制供给至燃料喷射阀(4)的燃料的压力(燃压)(PF),其包括:高压燃料泵(20),将内燃机(3)作为驱动源,朝燃料喷射阀(4)侧喷出经加压的燃料;升压控制部件(图4的步骤3、4),在内燃机(3)的起动过程中,在从转动曲柄开始时至中途的规定的时机为止的期间,执行将高压燃料泵(20)的燃料喷出量(QFP)设定成升压用的最大值(QMAX)的升压控制;及限制控制部件(步骤8~11),紧接在升压控制之后,执行利用上限值(QLMT)来限制燃料喷出量(QFP)的限制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供给至内燃机的燃烧室的燃料的压力的内燃机的燃料压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从燃料喷射阀朝燃烧室直接喷射燃料的类型的内燃机中,以利用高压燃料泵对燃料进行加压并喷出,而供给至燃料喷射阀侧的输送管的方式构成。在此情况下,将输送管内的燃料的压力(以下称为“燃压”)控制成目标燃压,所述目标燃压以通过调整高压燃料泵的燃料喷出量,而可抗拒燃烧室内的压力来喷射燃料的方式设定。另外,在内燃机的起动时,为了使其启动(完全爆发(complete explosion))尽可能提前,而增加燃料喷出量,由此使燃压朝目标燃压迅速地上升。因此,存在产生燃压大幅度超过目标燃压的过冲(overshoot)的情况,在此情况下,燃压超过泄压阀开阀压力,泄压阀开阀,燃压大幅度下降,由此存在无法起动,起动性恶化的担忧。
作为企图消除此种不良情况的以往的燃料压力控制装置,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燃料压力控制装置。在所述燃料压力控制装置中,高压燃料泵包括包含电磁阀的溢流控制阀(spill control valve),并以溢流控制阀的通电占空比越高,燃料喷出量越进一步变大的方式构成。而且,在内燃机的起动时,将溢流控制阀的通电占空比限制成比100%更小的规定的上限值。由此,抑制燃料喷出量及燃压的上升,由此防止燃压的过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2957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所述以往的燃料压力控制装置中,可防止内燃机的起动时的燃压的过冲。但是,因抑制燃料喷出量而抑制燃压的上升,因此在燃压到达目标燃压之前需要长时间。其结果,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的时机变晚,由此内燃机的启动变晚,无法确保良好的起动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以上那样的课题而形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内燃机的起动时的燃料的压力的过冲,并且使内燃机的启动提前,由此确保良好的起动性的内燃机的燃料压力控制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内燃机的燃料压力控制装置,其控制供给至燃料喷射阀4的燃料的压力PF(实施方式中的(以下,在本项中相同)燃压PF),包括:燃料泵(高压燃料泵20),将内燃机3作为驱动源,朝燃料喷射阀4侧喷出经加压的燃料;升压控制部件(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2,图4的步骤3、步骤4),在内燃机3的起动过程中,在从转动曲柄(cranking)开始时至中途的规定的时机为止的期间,执行将燃料泵的燃料喷出量QFP设定成燃料的升压用的规定值(最大值QMAX)的升压控制;以及限制控制部件(ECU 2,步骤8~步骤11),紧接在升压控制之后,执行利用比规定值更小的上限值QLMT来限制燃料喷出量QFP的限制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47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