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桥梁裂缝探测用探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0378.6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5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郑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燊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65;G01N29/2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景洲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裂缝 探测 探伤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桥梁裂缝探测用探伤装置,涉及桥梁探伤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桥梁裂缝探伤设备在使用的时候,无法便捷固定调节位置进行探测,无法在人力无法到达的位置进行准确的探测的问题,包括主体,控制板,翻转件,支杆;所述主体为裂缝深度探测装置本体,且主体的两侧设有防滑硅胶;所述翻转件处于主体的前端,且翻转件的调节槽内部嵌入安装有固定板,并且翻转件的后端与接触件相接触;所述支杆的圆孔内部插入安装有翻转件传动件的内端。控制板起到了通过人力拉动调节的作用,使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事先通过控制板控制固定板移动位置,进而带动探测头处于适当的位置使用,使得探测头可以预设位置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探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多桥梁裂缝探测用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在修建之后,内部晾干之后通常会出现裂缝,而有的裂缝不影响使用,有的裂缝较大需要用到探伤设备检测是否对桥梁有影响。
例如申请号:CN201810631402.X中涉及一种应用于各种桥梁的探伤设备,包括自行走装置、抬升装置、探伤装置和搭接装置,所述探伤装置位于抬升装置的顶部,所述抬升装置位于自行走装置内且自行走装置能够沿待探伤桥梁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所述搭接装置位于探伤装置下方,所述探伤装置包括延伸臂、第一探伤组件和第二探伤组件,所述第一探伤组件位于待探伤桥梁的外侧,第二探伤组件位于待探伤桥梁的内侧且延伸臂位于第一探伤组件和第二探伤组件的顶部并与两者相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自行走装置带动搭接装置沿待检测桥梁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通过第一探伤组件对桥梁的外侧进行探伤作业,通过第二探伤组件对桥梁的内侧进行探伤作业。
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桥梁裂缝探伤设备在使用的时候,无法便捷固定调节位置进行探测,无法在人力无法到达的位置进行准确的探测,且现有的桥梁裂缝探伤设备在使用的时候,在对刁钻位置探测的时候,无法便捷添加耦合剂,耦合剂添加起来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桥梁裂缝探测用探伤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桥梁裂缝探伤设备在使用的时候,无法便捷固定调节位置进行探测,无法在人力无法到达的位置进行准确的探测,且现有的桥梁裂缝探伤设备在使用的时候,在对刁钻位置探测的时候,无法便捷添加耦合剂,耦合剂添加起来较为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多桥梁裂缝探测用探伤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多桥梁裂缝探测用探伤装置,包括主体,控制板,翻转件,支杆,伸缩杆,电机和安装件;所述主体为裂缝深度探测装置本体,且主体的两侧设有防滑硅胶;所述翻转件处于主体的前端,且翻转件的调节槽内部嵌入安装有固定板,并且翻转件的后端与接触件相接触;所述支杆的圆孔内部插入安装有翻转件传动件的内端;所述伸缩杆安装在支杆的顶端,且伸缩杆的底部插入在连接槽的内部,并且伸缩杆的外端与挡块相接触;所述电机的内部设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与翻转件的传动件相啮合;所述电机的连接板处于支杆前端上下两侧,且连接板的楔形块插入在卡槽的内部;
所述控制板包括有支撑杆,接触件,拉杆,所述控制板为T形结构,且控制板的中间位置设有矩形槽;所述控制板的前端两侧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支撑杆的前方上下两端设有两个接触件,且接触件为橡胶材质,并且接触件为矩形结构;所述控制板安装在固定板的后端;
所述安装件包括有导流仓,卡板和刷毛,所述安装件为矩形结构,且安装件的内部设有导流仓;所述导流仓为L形结构,且导流仓的底部为倾斜状结构;所述安装件的底部两侧设有两个卡板,且卡板为弹性板材质;所述卡板为L形结构,且卡板的底部为楔形结构;所述安装件安装在支杆的前端上方,且安装件的卡板与支杆的内侧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有探测头,固定板,拉孔,所述主体的前端通过信号连接线安装有探测头,且探测头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固定板为中字型板状结构,且固定板的中间位置设有圆孔,并且圆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探测头的内端;所述固定板的后端两侧设有两个拉孔,且拉孔为T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燊,未经郑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03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分子聚合物悬浮拉伸机构
- 下一篇:弹性交互对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