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桥梁裂缝探测用探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0378.6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5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郑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燊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65;G01N29/2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景洲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裂缝 探测 探伤 装置 | ||
1.一种多桥梁裂缝探测用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控制板(2),翻转件(3),支杆(4),伸缩杆(5),电机(6)和安装件(7);所述主体(1)为裂缝深度探测装置本体,且主体(1)的两侧设有防滑硅胶;所述翻转件(3)处于主体(1)的前端,且翻转件(3)的调节槽(301)内部嵌入安装有固定板(102),并且翻转件(3)的后端与接触件(202)相接触;所述支杆(4)的圆孔内部插入安装有翻转件(3)传动件的内端;所述伸缩杆(5)安装在支杆(4)的顶端,且伸缩杆(5)的底部插入在连接槽(402)的内部,并且伸缩杆(5)的外端与挡块相接触;所述电机(6)的内部设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与翻转件(3)的传动件相啮合;所述电机(6)的连接板(601)处于支杆(4)前端上下两侧,且连接板(601)的楔形块插入在卡槽(401)的内部;
所述控制板(2)包括有支撑杆(201),接触件(202),拉杆(203),所述控制板(2)为T形结构,且控制板(2)的中间位置设有矩形槽;所述控制板(2)的前端两侧设有支撑杆(201),且支撑杆(201)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支撑杆(201)的前方上下两端设有两个接触件(202),且接触件(202)为橡胶材质,并且接触件(202)为矩形结构;所述控制板(2)安装在固定板(102)的后端;
所述安装件(7)包括有导流仓(701),卡板(702)和刷毛(703),所述安装件(7)为矩形结构,且安装件(7)的内部设有导流仓(701);所述导流仓(701)为L形结构,且导流仓(701)的底部为倾斜状结构;所述安装件(7)的底部两侧设有两个卡板(702),且卡板(702)为弹性板材质;所述卡板(702)为L形结构,且卡板(702)的底部为楔形结构;所述安装件(7)安装在支杆(4)的前端上方,且安装件(7)的卡板(702)与支杆(4)的内侧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桥梁裂缝探测用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有探测头(101),固定板(102),拉孔(103),所述主体(1)的前端通过信号连接线安装有探测头(101),且探测头(10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固定板(102)为中字型板状结构,且固定板(102)的中间位置设有圆孔,并且圆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探测头(101)的内端;所述固定板(102)的后端两侧设有两个拉孔(103),且拉孔(103)为T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桥梁裂缝探测用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2)还包括有拉杆(203),所述拉杆(203)为T形结构,且拉杆(203)固定安装在支撑杆(201)的前端中间位置,并且拉杆(203)通过弹簧安装在拉孔(103)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桥梁裂缝探测用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3)包括有调节槽(301),所述翻转件(3)为U形板状结构,且翻转件(3)两端设有两个中间凸起圆柱形结构的传动件,并且传动件的外侧设有卡齿;所述翻转件(3)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调节槽(301),且调节槽(301)的截面为中字型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桥梁裂缝探测用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4)包括有卡槽(401),连接槽(402),所述支杆(4)整体为L形结构,且支杆(4)的前端设有圆孔;所述支杆(4)的前端上下位置设有四个卡槽(401),且卡槽(401)为楔形结构;所述支杆(4)的顶端前方中间位置设有连接槽(402),且连接槽(402)为T形结构;所述连接槽(402)的前端上方设有两个挡块,且挡块为楔形结构,并且挡块为橡胶材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桥梁裂缝探测用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5)包括有辅助板(501),所述伸缩杆(5)的底部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且伸缩杆(5)的顶端侧边设有辅助板(501);所述辅助板(501)为弧形板状结构,且辅助板(501)为弹性板材质;所述辅助板(501)的内端两侧设有两个限位块,且限位块为橡胶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燊,未经郑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03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分子聚合物悬浮拉伸机构
- 下一篇:弹性交互对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