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驾驶汽车事故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1810.5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0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齐海政;彭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095 | 分类号: | B60W30/095;B60W40/02;B60W50/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王淑玲 |
地址: | 130013***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驾驶 汽车 事故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驾驶汽车事故检测系统,包括传声器阵列模块、声学电子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环视模块、环视超声波雷达模块、定位模块和远程信息处理器,其中,中央控制单元包括多传感器融合判定模块。多传感器融合判定模块用于根据声学碰撞风险评估结果、声学定位信息、超声波雷达检测结果、超声波雷达标识符、视觉碰撞风险评估结果和摄像头标识符中的一个或多个来生成事故检测结果。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的智能驾驶汽车事故检测系统能够合理、有效、快速的检测出交通事故,并且及时通知车主或者车辆负责人事故相关的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驾驶汽车事故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减少拥堵和交通事故的一种解决方案,智能驾驶汽车逐渐成为汽车领域内一个及其重要的发展方向。
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SAE: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将车辆自动化级别分成了L0-L5六个级别。其中,L4为高度自动驾驶,指的是在限定的道路和环境条件下,人类驾驶员无需操作车辆或者保持注意,完全由车辆完成所有的驾驶操作;L5为完全自动驾驶,在所有应用场景下,车辆完成所有的驾驶操作,无需驾驶员操作车辆或者保持注意。也就是说,在车辆自动化级别达到L4或者L5时,在实际使用场景中,车辆上是可能没有人的。例如,在自动代客泊车(AVP:Automated Valet Parking)功能的实际应用场景中,在乘员离开车辆后,车辆会自动找到车位并泊车;在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功能的实际应用场景中,车辆会按照乘客的要求自动驾驶到指定的地点;在上述的两个具体使用场景中,车上都是没乘员的。
智能驾驶汽车虽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智能驾驶汽车也会有发生交通意外的时候。非L4或者L5自动驾驶的级别的智能驾驶汽车,或者传统的非智能驾驶车辆,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由于车内有驾驶员,驾驶员可以第一时间识别到事故,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但是,对于L4或者L5级别的智能驾驶车辆,当车辆发生事故时,车上是可能没有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智能驾驶汽车事故检测系统,所述智能驾驶汽车事故检测系统包括传声器阵列模块、声学电子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环视模块、环视超声波雷达模块、定位模块和远程信息处理器,其中,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包括多传感器融合判定模块。所述传声器阵列模块用于探测所述智能驾驶汽车周围的声源信号。所述声学电子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声源信号,确定所述声源信号是碰撞声音的概率,并且根据所述声源信号是碰撞声音的概率而获得声学碰撞风险评估结果;根据所述声学碰撞风险评估结果来计算声学定位信息;将所述声学碰撞风险评估结果和所述声学定位信息发送至所述多传感器融合判定模块。所述环视超声波雷达模块用于:通过超声波雷达探测障碍物距离,根据所述障碍物距离确定超声波雷达检测结果,并且将所述超声波雷达检测结果和超声波雷达标识符发送至所述多传感器融合判定模块。所述环视模块用于:通过摄像头采集所述智能驾驶汽车周边的图像,根据所述图像确定视觉碰撞风险评估结果,并且将所述视觉碰撞风险评估结果和摄像头标识符发送至所述多传感器融合判定模块。所述多传感器融合判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声学碰撞风险评估结果、所述声学定位信息、所述超声波雷达检测结果、所述超声波雷达标识符、所述视觉碰撞风险评估结果和所述摄像头标识符中的一个或多个来生成事故检测结果。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得所述智能驾驶汽车的位置信息。所述远程信息处理器用于将所述事故检测结果和/或所述位置信息传输至远程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18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动频率音波共振系统
- 下一篇:语音捕获方法以及语音捕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