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道钉间距适应装置以及包括其的铁路扣件道钉养护作业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84094.2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29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何大勇;王印军;郭勐;卢浩;胡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瑞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26 | 分类号: | E01B29/2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陵峰;陈浩然 |
地址: | 2131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钉 间距 适应 装置 以及 包括 铁路 扣件 养护 作业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道钉间距适应装置以及包括其的铁路扣件道钉养护作业车。该道钉间距适应装置包括承载框架、左调节板和右调节板,左调节板和右调节板分别用于安装左旋拧装置和右旋拧装置,在左调节板中设有左安装孔,在右调节板中设有右安装孔,在承载框架中设有与左安装孔相配合的左承载孔以及与右安装孔相配合的右承载孔,左调节板通过穿过左安装孔和左承载孔的左螺栓与承载框架固定,右调节板通过穿过右安装孔和右承载孔的右螺栓与承载框架固定,左安装孔与左承载孔的相对位置以及右安装孔与右承载孔的相对位置能够调节,从而调节左调节板和右调节板之间的间距。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道钉间距适应装置能够方便地适应不同的道钉间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道钉间距适应装置以及包括其的铁路扣件道钉养护作业车。
背景技术
在铁路行业的线路施工和维护中,需要对扣件系统的道钉进行拧紧或拧松作业。目前,国内用于铁路扣件道钉拧紧拧松作业的设备含有一个或两个工作头对单根钢轨线路上的道钉进行作业,采用人工推行方式前进,工作头与道钉的对位采用人眼观察的方式。总的来说现有设备自动化程度和作业效率均较低,耗费了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行业迅猛发展,总里程数快速增长,新建线路和既有线路上扣件系统的道钉作业需求也急剧增长,这就需要一种使用方便、适用性广、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道钉拧紧拧松作业设备。
铁路上常用的需要拧道钉(螺栓或螺母)的扣件有I型、II型、V型、WJ-7型和WJ-8型扣件等,其中对I型、II型和V型扣件,单根钢轨两侧的扣件道钉间距为214 mm,WJ-7型扣件的道钉间距为239 mm,WJ-8型扣件的道钉间距为233.4 mm。除了以上几种最常用扣件,铁路上还存在一些其他类型的扣件,其道钉间距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应不同扣件系统中的道钉间距的装置,使得能够方便地调整拧紧拧松执行机构的位置,提升在不同扣件系统上的适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道钉间距适应装置以及包括其的铁路扣件道钉养护作业车,其能够方便地适应不同的道钉间距。
为实现本申请的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道钉间距适应装置,其包括:承载框架、左调节板和右调节板,所述左调节板和所述右调节板分别用于安装左旋拧装置和右旋拧装置,在所述左调节板中设有左安装孔,在所述右调节板中设有右安装孔,在所述承载框架中设有与所述左安装孔相配合的左承载孔以及与所述右安装孔相配合的右承载孔,所述左调节板通过穿过所述左安装孔和所述左承载孔的左螺栓与所述承载框架固定,所述右调节板通过穿过所述右安装孔和所述右承载孔的右螺栓与所述承载框架固定,所述左安装孔与所述左承载孔的相对位置以及所述右安装孔与所述右承载孔的相对位置能够调节,从而调节所述左调节板和所述右调节板之间的间距,以使其与所述道钉间距相对应。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左安装孔和所述右安装孔构造为圆形,并且所述左承载孔和所述右承载孔构造为腰形;或者所述左安装孔和所述右安装孔构造为腰形,并且所述左承载孔和所述右承载孔构造为圆形;或者所述左安装孔和所述右安装孔构造为腰形,并且所述左承载孔和所述右承载孔构造为腰形。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框架包括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上梁和下梁,以及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左梁和右梁,所述左梁和所述右梁分别与所述上梁和所述下梁固定连接成矩形框架。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左调节板和所述右调节板分别构造为工字型,在工字型的左调节板的每条短边上分别设有多个左安装孔,并且在工字型的右调节板的每条短边上分别设有多个右安装孔;与所述左安装孔相配合的所述左承载孔以及与所述右安装孔相配合的所述右承载孔分别设置在所述承载框架的上梁和下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瑞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瑞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840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精油超临界萃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