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动鼓动平衡去重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57062.3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24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何磊;汪岳松;徐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向系统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0 | 分类号: | F16D6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 鼓动 平衡 去重槽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动鼓动平衡去重槽结构,主要包括制动鼓、去重槽结构、凸起,制动鼓外径上设计加工去重槽结构,去重槽结构设置在制动鼓圆周的凸起内,并且去重槽结构为环形切槽形式。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制动鼓加工耗时,降低了加工成本,解决因打孔加工次数过多,导致制动鼓加工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远离制动鼓摩擦面加工,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加工对摩擦面圆度的影响,解决了制动鼓因动平衡减重位置离摩擦面过近导致的摩擦面形位公差一致性差的问题,避免了在整车试验时容易发生卡滞、摩擦片摩擦不均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鼓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动鼓动平衡去重槽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制动鼓动平衡去重使用在内侧凹槽处打孔的结构,通常完成动平衡去重需要打6-8个孔,打孔过程次数较多,加工耗时长、成本高。另外打孔处靠近制动鼓内侧摩擦面,打孔多次会引起摩擦面圆度、跳动一致性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制动鼓动平衡去重槽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制动鼓动平衡去重槽结构,主要包括制动鼓、去重槽结构、凸起,制动鼓外径上设计加工去重槽结构,去重槽结构设置在制动鼓圆周的凸起内,并且去重槽结构为环形切槽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制动鼓加工耗时,降低了加工成本,解决因打孔加工次数过多,导致制动鼓加工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远离制动鼓摩擦面加工,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加工对摩擦面圆度的影响,解决了制动鼓因动平衡减重位置离摩擦面过近导致的摩擦面形位公差一致性差的问题,避免了在整车试验时容易发生卡滞、摩擦片摩擦不均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制动鼓1、打孔结构2、去重槽结构3、凸起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实施例:如附图所示,这种制动鼓动平衡去重槽结构,主要包括制动鼓1、去重槽结构3、凸起4,制动鼓1外径上设计加工去重槽结构3,去重槽结构3设置在制动鼓1圆周的凸起4内,并且去重槽结构3为环形切槽形式。去重槽结构3在保证动平衡的同时减小了加工工艺复杂性,将多次加工变为一次成型,从而保证产品一致性,具体体现在同一批次制动鼓质量表现故障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鼓式制动器在制动时,制动蹄与制动鼓1的圆柱形摩擦面进行摩擦,此时制动鼓1受力很大,故制动鼓1在制动过程中容易遇到摩擦面与摩擦片贴合率不高的问题,此时若制动鼓1摩擦面圆度及同轴度等形位公差较差,会引起摩擦片卡滞、回位不良等问题。现有技术方案中制动鼓1的动平衡去重孔切除处靠近摩擦面,且为多次打孔工艺,所以增加了制动鼓1摩擦面形位公差特别是圆度较差的概率,在制动鼓1外侧做动平衡环形去重槽能够在一次成型的基础上远离摩擦面加工,从而降低制动鼓1卡滞发生率,降低产品加工时间,降低加工工艺成本,遏制制动蹄卡滞、无法回位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鼓式制动器拖滞大,稳定性差等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向系统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浙江万向系统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570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帘门用锁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弹簧片带R弧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