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山体滑坡的组合隔震防护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91874.3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2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周佳新;汪青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延年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D31/08;E02D17/18;E03F3/04;E03B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刘凤桐 |
地址: | 11007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体 滑坡 组合 防护 体系 | ||
1.一种防山体滑坡的组合隔震防护体系,包括山体(1)、公路(2)、存水缓振沟单元(3)、固定底肋预留空隙(4)、挡土墙(5)、回填土(6)、固定件(7)、连接板(8)、加强套环(9)、固定板(10)、连接拉杆(11)、横向缓振支撑端壁(3-1)、纵向混凝土长壁(3-2)、纵向混凝土短壁(3-3)、横向混凝土连接肋(3-4)、纵向混凝土连接肋(3-5)、横向缓振支撑隔壁(3-6)、缓振存水槽(3-7)、侧插肋预留卡口(3-8)、挡土墙主板(5-1)、盖板(5-2)、固定底肋(5-3)、侧连接插肋一(5-4)、侧连接插肋二(5-5)和透水孔(5-6),其特征在于:
一种防山体滑坡的组合隔震防护体系中,在山体(1)的下部和公路(2)之间插有两排存水缓振沟单元(3),且两排存水缓振沟单元(3)交错排列,在两排存水缓振沟单元(3)之间设置固定底肋预留空隙(4),每个存水缓振沟单元(3)包括两根横向缓振支撑端壁(3-1)、一根纵向混凝土长壁(3-2)、两根纵向混凝土短壁(3-3)、两根横向混凝土连接肋(3-4)、一根纵向混凝土连接肋(3-5)、一根横向缓振支撑隔壁(3-6)、两个缓振存水槽(3-7)和一个侧插肋预留卡口(3-8),其中横向缓振支撑端壁(3-1)、纵向混凝土长壁(3-2)、纵向混凝土短壁(3-3)、横向混凝土连接肋(3-4)、纵向混凝土连接肋(3-5)和横向缓振支撑隔壁(3-6)围成缓振存水槽(3-7),侧插肋预留卡口(3-8)设置在两个横向混凝土连接肋(3-4)之间,横向缓振支撑隔壁(3-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纵向混凝土长壁(3-2)的中点处和纵向混凝土连接肋(3-5)的中点处,横向混凝土连接肋(3-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纵向混凝土短壁(3-3)的端部处和纵向混凝土连接肋(3-5)的端部处,横向缓振支撑端壁(3-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纵向混凝土长壁(3-2)的端部处和纵向混凝土短壁(3-3)的端部处,挡土墙(5)的结构中,在挡土墙主板(5-1)的下方连接设置有固定底肋(5-3),在挡土墙主板(5-1)的底部左右两侧连接设置盖板(5-2),在盖板(5-2)上设置若干透水孔(5-6),在固定底肋(5-3)的左侧面上连接设置有若干个侧连接插肋一(5-4),并且侧连接插肋一(5-4)等间距均匀分布设置,在固定底肋(5-3)的右侧面上连接设置有若干个侧连接插肋二(5-5),并且侧连接插肋二(5-5)等间距均匀分布设置,且侧连接插肋一(5-4)和侧连接插肋二(5-5)相互交错排列设置,在本防山体滑坡的组合隔震防护体系中,挡土墙(5)设置在两排存水缓振沟单元(3)之间,将固定底肋(5-3)设置在固定底肋预留空隙(4)中,将每个侧连接插肋一(5-4)设置在左排存水缓振沟单元(3)的侧插肋预留卡口(3-8)中,将每个侧连接插肋二(5-5)设置在右排存水缓振沟单元(3)的侧插肋预留卡口(3-8)中,在山体(1)和挡土墙主板(5-1)之间设置回填土(6),在挡土墙主板(5-1)的中上部设置加强套环(9),加强套环(9)和固定板(10)连接,固定板(10)的顶端外露于挡土墙主板(5-1),在挡土墙主板(5-1)的中上部近山体(1)侧设置连接拉杆(11),连接拉杆(11)的一端和固定板(10)连接,连接拉杆(11)的另一端深入山体(1)结构内部,并通过和山体(1)中设置的固定件(7)上的连接板(8)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山体滑坡的组合隔震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两排存水缓振沟单元(3)相互交错排列设置,且排列方式为其中一排相邻两个存水缓振沟单元(3)的接缝与另一排存水缓振沟单元(3)中侧插肋预留卡口(3-8)的中间位置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山体滑坡的组合隔震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固定件(7)、连接板(8)、加强套环(9)、固定板(10)、连接拉杆(11)为镀锌防腐和防水处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山体滑坡的组合隔震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固定底肋预留空隙(4)和固定底肋(5-3)的尺寸相互匹配设置,侧连接插肋一(5-4)、侧连接插肋二(5-5)和侧插肋预留卡口(3-8)的尺寸相互匹配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延年,未经张延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918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