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形履带式环境探测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4524.1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2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嵇扬;王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55/065 | 分类号: | B62D55/065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孙卫增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履带式 环境 探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形履带式环境探测车,主要包括包括机械臂、复合式车厢、底盘、雷达探测器、传动组件、无人机舱以及中控组件,复合式车厢顶部设有轨道,轨道与机械臂的底座滑动连接,底盘与复合式车厢的底部连接,雷达探测器与车厢的前端固定连接,无人机舱置于车厢内部,中控组件集成于车厢的内部,中控组件与雷达探测器、无人机舱以及底盘间信号连接,其中底盘可伸缩,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负重轴、传动轮、负重轮、履带、辅助轮以及齿轮箱,传动轴设包括前传动轴和后传动轴,前传动轴与底盘的前端连接,后传动轴与底盘的后端连接;履带同时与传动轮和负重轮啮合,辅助轮在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优化探测车的性能,提升行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领域,具体指的是一种可变形履带式环境探测车。
背景技术
宇宙探测技术是目前的科技前沿,随着科技的发展,探测设备也取得很多突破性的进展,为国家乃至人类带来福音。
目前的无人探测车中大多采用轮式结构,该结构的探测车虽然行进的速度相对较快,但当其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进时很容易因为无法控制平衡而发生侧翻,一般探测车在侧翻后无法恢复至正常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可变形履带式环境探测车,优化传统技术方案,提升探测车的探测性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变形履带式环境探测车,主要包括机械臂、复合式车厢、底盘、雷达探测器、传动组件、无人机舱以及中控组件,复合式车厢的顶部设有轨道,轨道与机械臂的底座滑动连接,底盘与复合式车厢的底部连接,雷达探测器与车厢的前端固定连接,无人机舱置于车厢内部,中控组件集成于车厢的内部,中控组件与雷达探测器信号连接,中控组件与无人机舱信号连接;底盘为液压式伸缩式底盘,中控组件与底盘信号连接;其中,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负重轴、传动轮、负重轮、履带、辅助轮以及齿轮箱,传动轴设包括前传动轴和后传动轴,前传动轴与底盘的前端连接,后传动轴与底盘的后端连接,负重轴与车厢的底部连接,传动轴的轴端与传动轮连接,负重轴的轴端与负重轮连接;履带同时与传动轮和负重轮啮合,辅助轮与底盘连接,辅助轮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齿轮箱与辅助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优化探测车的性能,提升行驶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化为,探测车还包括驾驶舱,中控组件置于驾驶舱内,驾驶舱设置于探测车的车身前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驾驶舱方便宇航员在探测车内进行手动控制探测车,而且可保护宇航员的全。
进一步优化为,探测车移动操控方式包括虚拟信号操控和手动操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重操作控制模式实现了不仅宇航员可以直接接触控制探测车,而且宇航员可利用控制端远程控制探测车进入人类无法进入的特殊环境中,增加探测车的探测性能。
进一步优化为,机械臂设有伸缩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机械臂延长,增加机械臂的可抓取范围。
进一步优化为,机械臂的自由度为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械臂的自由度为6,即其可实现有X移动,Y移动,Z移动,X转动,Y转动,Z转动。
进一步优化为,履带采用钢制双插销履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制双插销履带特殊环境使用要求,使用寿命长,而且耐温性能优越,同时增强探测车的越野性能,配合激光雷达探测仪增强探测车的安全性。
进一步优化为,底盘采用非承载式车身底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形式的底盘的越野通过性能更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45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式弹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心血管内科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