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伸缩缝处的剪力墙钢木组合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4962.3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6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君其;张欢;李娜;辜阳;杨忠亮;刘雅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竹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06 | 分类号: | E04G11/06;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缝 剪力 墙钢木 组合 模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伸缩缝处的剪力墙钢木组合模板,其包括木质模板和钢质模板,所述木质模板与钢质模板对应开设有若干组通孔,每组通孔中插接有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处于木质模板与钢质模板外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对拉螺杆处于木质模板与钢质模板之间的一段外套接有防护筒,所述钢质模板的通孔内径与防护筒外径相等形成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套接于对拉螺杆外且限位防护筒轴线位移的限位筒,所述固定螺母外径大于安装孔内径。本实用新型具有对对拉螺杆进行防护,使其对拉螺杆可重复进行利用的同时,便于对拉螺杆的拆卸工作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剪力墙模板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伸缩缝处的剪力墙钢木组合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伸缩缝即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582277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房建工程组伸缩缝两侧剪力墙可拆除模板,包括两套混合支模,混合支模由木质模板和钢质模板组成,木质模板与钢质模板之间穿设有若干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处于木质模板、钢质模板外的一段连接固定螺母,实现木质模板与钢质模板之间的连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后续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浇筑于木质模板与钢质模板之间,导致混凝土会与对拉螺杆处于木质模板、钢质模板之间的一段凝固成一体,导致后续对拉螺杆难以进行拆卸,就算将对拉螺杆拆下而容易造成对拉螺杆螺纹受损,影响对拉螺杆的重复使用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伸缩缝处的剪力墙钢木组合模板,具有对对拉螺杆进行防护,使其对拉螺杆可重复进行利用的同时,便于对拉螺杆的拆卸工作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伸缩缝处的剪力墙钢木组合模板,包括木质模板和钢质模板,所述木质模板与钢质模板对应开设有若干组通孔,每组通孔中插接有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处于木质模板与钢质模板外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对拉螺杆处于木质模板与钢质模板之间的一段外套接有防护筒,所述钢质模板的通孔内径与防护筒外径相等形成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套接于对拉螺杆外且限位防护筒轴线位移的限位筒,所述固定螺母外径大于安装孔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对拉螺杆外套接防护筒,使其可隔绝混凝土与对拉螺杆的接触,从而使其后续混凝土墙凝固后,可直接将对拉螺杆从混凝土墙中拔离出,方便对拉螺杆的拆卸工作,此过程中,由于对对拉螺杆进行防护,使其对拉螺杆表面螺纹不会受到混凝土影响而受损,使其对拉螺杆可长期重复利用,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同时通过在钢质模板上开设的安装孔,可使其防护筒从安装孔一侧直接插接于钢质模板与木质模板之间,进而通过限位筒插接于安装孔内,对防护筒进行轴线限位的同时,对安装孔进行封堵,同时固定螺母与对拉螺杆的螺纹配合,实现对限位筒的限位工作,使其防护筒对木质模板与钢质模板起到支撑作用,而无需先将所有防护筒限位于木质模板、钢质模板之间,再进行对拉螺杆的安装,方便防护筒以及对拉螺杆的安装工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孔处于防护筒一端开设有环形槽,所述限位筒外壁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安装孔侧壁开设有贯穿钢质模板且供限位块插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的厚度与环形槽深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筒插接于对拉螺杆上后,通过限位槽供限位块的插接工作,使其限位筒插接于安装孔内后,驱使限位筒周向转动,使其限位块插接于环形槽内,从而限位块远离防护筒的一侧与环形槽抵接,限位筒一侧与防护筒抵接,实现限制防护筒相对钢质模板以及木质模板的轴线位移,使其钢质模板与木质模板连接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竹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竹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49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